>深。明军开始都不太明白苏军指挥官这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完全按照绿洲的形状来设防线,绿洲多长防线就拉多长。那要是绿洲有一千公里长,是不是还要把这五个师平摊到一千公里的防线上去。要是明军指挥官来设防,早就把兵力收缩起来了,整个防守区域长宽比要大致相当,面积增大、周长减少,这样兵力既集中,而且纵深还大。这才是防御之道。
但是随着明军陆续攻下哈密周边的一些村子之后,渐渐明白了。这些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饿死。很多家里还有尸体,看着就像骨头架子一样。之前苏军还派人来抢尸体,运到远处的大漠深处集中埋了。但是这几天明军进攻的紧,苏军只顾得布置防御了,也顾不上抢尸体了,这才让一些新饿死的尸体留了下来。
从哈密开始,就进入已经大规模饿死人的地区了。苏军沿着绿洲防守,等于就是沿着居民聚集区防守,就是为了掩盖他们制造大饥荒的证据。斯大林强令哈密守军一步不得后退、不惜让十五万军队陷入重围,并不是军事考虑,而是政治考虑。
他没想到明军这次进攻的这么顺,竟然能逼近到哈密地区。更重要的是,哈密地区只是个开始,再往西进入两疆,饥荒的情况更加严重。明军一旦占领哈密,那么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吐鲁番和迪化。而那里,已经是人间地狱了。斯大林知道明军攻入苏联控制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曝光,意味着掩盖多年的、各种惨绝人寰的真相,将毫无遮挡的暴露在全世界的闪光灯下。去年秋天明军攻入西伯利亚远东地区后,就是这么做的。斯大林当时深受刺激,苏联苦心自我打造多年的正义形象以更快的速度垮掉,布尔什维克在世界各地的组织,甚至出现了退*党潮。越是媒体自由、信息开放的地方,退*党潮规模越大。
因此,这次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捂住这个盖子。上次还并没有这种饥荒,就已经如此了。这次如果再被明军给揭开,后果不堪想象。
但是他没想到,这次**的作用竟然那么大。主要是时机选得特别好,刚好和明军猛攻的时间卡在一起,让苏军内外无法兼顾。而且苏军防区基本没有纵深,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一个村子**起来,几乎就能把整条防区截断一半。而且电话线都被人为毁掉了,苏军指挥部根本不知道各处是什么情况。这都是斯大林呆在克里姆林宫所料想不到的。
……
从23日上午九点左右进攻哈密远郊的战斗打响,到下午三点左右,苏军一百多公里的狭长阵地,已经被明军分割成了六段。而且好几段之间的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