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主管扩军的军官都有种感觉:这里的兵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只要你愿意,一个县就能拉起上万新兵来。现在中亚白卫军扩军的速度,完全取决于明军能提供多少粮食和武器。只要粮食和武器不缺少,那么要多少兵有多少兵。
从哈密北部经过了五百公里的推进,现在北路攻势已经出现在天山山口以北的昌吉地区,南面就是迪化了。迪化的南面有蜿蜒曲折的天山山口来做掩护,但是它的北面,却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大草原,从此向北穿过整个准格尔盆地、直到阿尔泰山为止,中间都再没有什么山岳阻隔。明军从这里向南直扑迪化,就和从南边攻打山口完全不一样了。
7月15日,对迪化的围攻战役打响了。同时,南路攻势也已经深入到了南疆西部的喀什地区。已经和从吉尔吉斯斯坦进来的苏军援军交锋了。
至此,明军的公路运输线已经超过了2500公里。要是在去年,这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但是在现在,各种车辆在以每个月4…5万辆的速度运来,加上明军之前的军车巨大保有量,现在用来维持中亚战场公路运输的车辆,已经超过了15万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那么多的军车。连美国也只是第一民用车大国。而大明现在已经成了第一军车大国。
海量汽车长时间的反复碾压,已经把原来那条公路碾压的结结实实,而且公路两侧几十米,也都快压成“公路”了。原先的公路界限已经分不清在什么地方了。原来区区两车道的细公路,现在差不多变成了一条无尽头的“机场跑道”。车流量增多了,但是运行速度却更快了。
……
明军在以极快的速度向西增兵,力图不让明军兵力在中亚战场太过劣势。仗打到这个程度,如今的战线距离已经明显对苏联有利了。现在战场就在南北二疆,距离苏联的几个中亚加盟国,都比距离大明内地要近得多。明军也知道,现在的胜利,是用海一般的汽车、物资、金钱堆出来的。这种情况不能长期持续下去。虽然大明很有钱,但这种花钱法,国家财力支撑不了多久。
除了物资和钱财,眼下的节节胜利,很大程度还是靠着苏军暂时的士气低落带来的。一旦苏军再打两个胜仗、士气恢复过来,那明军是否会面临“战争顶点”,就很难说了。
现在明军的指导思想就是:尽快推进,一鼓作气,不要给苏军任何喘息机会。要让敌人陷入“打败仗——士气低落——继续打败仗——士气继续低落——继续打败仗”的恶性循环中。
7月16日,莫斯科传来了消息。图哈切夫斯基被判处死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