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据北京分部同志来信,北洋内部还处于争论当中……副官拿出记录本报告道。
慢了太慢了,要给他多加点压力……
聚集在阜阳的光复军主力两个师,突然向枣阳方向移动,吓得驻扎枣阳的山东北洋军一部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朱家宝这个废物!袁世凯一把丢掉手中的电报,满脸都是气恼之色。原本他确实打了拖延战术的盘算,可是却在朱家宝一连串的求援电报中彻底落空。如果他不理会的话,可就寒了弟兄们的心。
北洋政府内部经过多番商讨,随着形势变幻几经修改,最终形成了一道艰难的决议。尽管再不愿意,对德宣战这样关乎中央政府权威的事情,绝对不能让民主进步党来做。
于是乎,在光复军具体行动带来的压力逼迫下,北洋政府很快妥协,与民主进步党达成了秘密协议。
袁世凯亲自出动,在总统府卫队的保护下秘密赶到河南。北洋方面表现出来的诚意十足,王进也不太妄自尊大。放下手头的军务带着一干参谋军官急匆匆赶到商丘军分区,然后在与袁世凯商议之后在河南边境中立地带会面。
这是王进第一次与袁世凯碰面,也是两位争斗了好几年,一举一动都深刻影响了中国局势的实权人物第一次碰头。更让王进感觉啼笑皆非的是,两人都顶着一个呈光瓦亮的大光头,怎么看怎么有种进入少林寺的荒谬错觉。''
袁世凯虽然很想将王进做掉,但是在双方实力差距不大,没有太多把握的‘中立’之地,最后还是放弃了这样危险的想法。两人先是虚伪的互相客套一番,而后皮笑肉不笑的在身边小弟的附和之下进入正题。
袁世凯表示北洋政府可以对德宣战,光复军也可以进入山东与日军作战,但是数量必须要有所限制,而且名义上必须是在北洋政府的领导之下。
对于袁世凯提出的条件,王进谨慎的表示了部分同意。对德宣战这样的名义可以让北洋政府占去,而且光复军进入山东与日作战也可以挂靠在北洋名下。对于暂时没有统一全国打算的王进来说,这样虚头巴脑的条件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但是王进表示,进入山东作战的光复军数量不能限制,敌人是强大的日本侵略军,光复军没有把握在同等数量的情况下击败对方,需要源源不断的后续支援补充。
袁世凯对于王进的担忧可以理解,但是理解归理解他依旧坚持限制光复军的数量。他的理由到也十分充足,山东是北洋的核心地盘,不能任由超出掌握数量的光复军进入。不然等青岛战事结束之后,山东是姓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