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名堂,而是一种习惯使然。在后世不管再破落的工厂企业,起码的员工福利是不能少滴。于是乎,在军政府的财政比较富裕的时候,他便提请搞了这么一出,算是给政府工作人员与军队官兵一个保障性措施。
这是一个创举,在这时代的创举!
不要怀疑,在这时代就连列强国家也很少大规模普及福利政策的。王进想在安徽搞这一套,在外人看来绝对是天方夜潭的糊糊事儿。军政府内部一开始也很不以为然,以为这又是王进搞出来的嚎头,吸引外界关注和眼球用的。
可当他们知道王进是认真的之后,各种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扑面而来。说什么的都有,总结起来不外乎就是那么一个意思:这样做太浪费钱财,还是算了吧……
如果没有之前铺天盖地的吵作和吹捧,王进倒是无所谓。可是现在他已经有些羞刀难入鞘,被捧得下不来台。真要是虎头蛇尾的来这么一下,那他的面子可就丢大发了。
没办法之下,他组织人力计算了一番普及福利政策的花费和开销。在得知花费还在军政府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后,二话没说直接要求军政府做好前期的准备之后立即实施。
就这样,由军政府出面,登记在册的政府工作人员与光复军所有在编人员独有的福利政策新鲜出台。包括基础工资之外的各项福利保障政策,在医疗和人身保险方面享有不同等级的优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还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头一遭,迅速在外界掀起了一论舆论狂潮。众所周知中国自股以来都是一个官本位社会,以往中央政府只负责最低一级有品官员的俸禄发放,至于那些幕僚杂役什么滴,衙门自行负责中央政府一概不予理会。
那时候的官老爷们只要稍微动一动手指头,白花花的银两还不是滚滚而来?就算混得再差的,家里也有不少田产供应一应生活所需。对于福利政策什么滴,他们虽然话应却抱着无可无不可的态度……
》vid/
第三百一四章节 援军五万第三10变化
安徽的‘福利’事件在当时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掀起的舆论风潮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给民国社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当然,这种影响到底是积极还是反面,这就要看各自的立场与态度了。
袁世凯差点没被气得吐血三升,民主进步党突然来这一手,摆明了逼着北洋政府也要提高手下的福利待遇。这又是一笔可观的开支,对于财政困难的北洋政府而言,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包袱,而且还是那种不能甩拖的包袱!
“该死的王进,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