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儿和阿福对视一眼,均喜笑颜开,连内造的点心都舍不得吃了,小心翼翼的收拾起来包好,准备送给同乡当见面礼,连姚妙仪钟爱的酥油泡螺都不肯放过。
☆、第11章 天子脚下
苏州会馆设在秦淮河畔的东牌楼附近,北边就是府学和贡院,是南京城绝好的地段。自从洪武帝定都南京,强令各地工匠和富户搬到都城居住,人生地不熟,甚至语言都太不通,谋生艰难,这些背井离乡的人们自发建立了各种会馆,以方便同乡交流帮衬。
姚妙仪拜访的老乡是做绸缎生意的张老板。和许多老乡被迫搬迁的不同,张老板是在洪武元年定都时就主动举家搬到了南京城,他是个审时度势、眼光独到的生意人,认准了朱元璋会坐稳江山,南京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张老板如今在南京拥有五家店铺,还打通了内务府的关系,成为皇商了。姚家和张家在苏州是关系不错的街坊邻居,还曾经将张老板一双儿女从天花的魔爪中救出来,因此张老板很照顾刚刚“被迫”搬迁南京的姚妙仪。
织锦二坊的店铺和小院就是张老板托付了信任的经纪中人帮忙置办的。姚妙仪约了张老板在苏州会馆喝茶,定的是包间,喝的是西湖龙井,茶点是从天界寺带来的内造点心。
姚妙仪亲手泡茶,“……那里的街坊领居基本都是和善人,好相与,并不欺负我这个妇道人家当家,多谢张老板介绍这么好的房子。”
一看这个架势,张老板是识货的,知道姚妙仪此番盛情招待,应是有所求,应该不单单是为了感谢房子。不过姚妙仪是来求人的,张老板是被求的,便故意端着不戳破,顺水推舟说道:“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姚大夫莫要客气。”
斗米恩,升米仇。张老板和不少同乡打过交道,有知恩图报的,也有喂不饱的白眼狼。深知这个道理,万事适可而止。
张老板五短身材,身形微胖,穿着蓝布直裰,他虽是卖绸缎的,但是按照洪武帝颁发的规定,除了喜庆节日以外,平民百姓平时不得穿绸、戴纯金纯银的首饰。不过张老板穿的蓝布直裰是上好的松江三梭棉布裁成,价格比普通绸缎还高。
头发盘起,戴着如今最时兴的黑色网巾,网巾是洪武帝亲自推行的,有一统天下的意思,无论高低贵贱皆可裹之。
这个网巾拯救了无数包括张老板这样的秃头男子,就是中间秃得寸草不生了,在头顶上垫上假发,把网巾织的密一些,谁都瞧不出来。
会馆戏台上演着《琵琶记》,唱的是高亢激昂的弋阳腔。扮演书生蔡伯喈的伶人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