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军旗飞卷,晴好的天气突然乌云遮日,电闪雷鸣!
刚刚鼓起的士气顿时再次跌落,道衍禅师又挥着双手哈哈大笑道:“吉兆!大大的吉兆啊!飞龙在天!真龙即将出世!”
话音刚落,一股强风突然袭来,居然将乌云瞬间吹散了!一时间阅兵的校场上空,太阳穿破了云层,折射出了万道金光,将朱棣笼罩其中。
众人皆惊,道衍乘机跪拜高呼:“燕王天命所归!真龙出世!万岁!”
三军纷纷呼应,“万岁!万岁!万万岁!”
屏风后,徐妙仪听见阵阵欢呼,暗道义父不该当和尚——当神棍比较适合他。
靖难之征当日,通州军民念及多年受到燕王的恩泽,主动归降燕王。
七月初八,靖难军攻破蓟州。遵化和密云主动投降,归附燕王。
七月十一,靖难军攻破居庸关。
七月十六,靖难军攻破怀来。
七月十八,永平府归附燕王。
七月二十四,靖难军逼近谷王朱橞的藩地宣府。朱橞放弃抵抗,拖家带口逃往京城,却秘密修书一封给燕王:“四哥,咱们这些皇叔与其一个个死在朱允炆这个侄儿手里,不如里应外合拥护四哥登基,弟弟先去京城了,他日定打开南京城门,迎接四哥入京!”
七月二十七,道衍禅师用反间计使得松亭关守军们内讧,杀守将投降。
八月,辽王朱植从海路逃往京城,和谷王一样秘密修书给四哥朱棣,约定“他日京城相见,打开南京城门,迎四哥登基。”
同月,宁王朱权率领藩地军民,连同赫赫有名的蒙古骑兵“朵颜三卫”一起加入了靖难军。
惊闻燕王的靖难军在一个月之内攻城略地,声势浩大,举国震惊,建文帝下诏书,宣布燕王谋反,要举国勤王,平定叛乱。
可是建文帝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谁当征讨军的主帅?
经过空印案、胡惟庸谋反案、李善长谋反案、蓝玉谋反案四大案,朝廷几乎所有在战场上幸存的武将都被卷进去了,赐死的赐死,砍头的砍头。
先帝爷朱元璋自以为除掉了权杖上所有的荆棘,将大明江山交给了藩王们守护,放心的将权杖交给了皇孙朱允炆,保证天下都在朱家人手中。可是朱允炆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磨刀霍霍向皇叔,率先撕毁了在皇爷爷临终前的承诺。
可是大明年轻一辈的将领,谁是骁勇善战燕王的对手?
为了保证出师大捷,朱允炆只得选择了唯一幸存、六十五岁高龄的老将耿炳文。
耿炳文率领三十万征讨军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