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峙时被水匪扔出的一颗人头搅乱了方寸,以致于急怒攻心昏倒,使得众人为了救他没能与水匪开战,进而耽误了剿灭水匪的最佳时机。
这简直就是自暴家丑,别人藏都来不及,他却一股脑地都倒了出来,成为了别人攻击他的把柄。
一时间,韩安玉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难道李云天的脑子读书读傻了不成?他就是随便编一个与水匪英勇作战的故事也好,至少能为其开脱一下罪责,自己也好向上峰交差。
面对眼前的局势,韩安玉不由得感到一阵头疼,白水镇发生的水匪劫掠事件已经不单单是湖口县的事情,九江府也被牵连其中。
如果这件事情按照李云天所说的上报朝廷,那么朝廷上那些吃饱了没事儿干的言官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群起而攻之,九江府和湖口县的官员可就要遭殃,至少也是一个“治理不力”的罪名,搞不好有人还会因此丢官罢职。
这也是张有财和陈伯昭胆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一个重要原因,两人很清楚官府的人并不希望这件事情闹大,这才大胆地隐瞒内情,想要从中获利。
韩安玉可以理解李云天的“愚笨”,想当年他也曾是两榜进士,初入官场时像李云天一样怀抱着一腔为国效命的热血,根本不就知道官场的险恶,更不清楚为官之道,为此没少吃亏,后来逐渐变得圆滑起来,在官场上随即如鱼得水。
因此,韩安玉耐下心来,旁敲侧击地提醒李云天,委婉地告诫他白水镇的事情闹得越大对他的仕途也就越不利,让他仔细核查一下受灾情况,再把统计结果上报。
作为李云天的顶头上司,韩安玉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够直白的了,他总不能明着说让李云天去修改受灾的数字,那样的话可就要把他也给搭进去了。
官场上的一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双方心知肚明就好。
李云天听了韩安玉的话后拿着那份统计资料离开了,就在韩安玉认为李云天已经“开窍”的时候,当天晚上他又拿着那份统计资料求见,告诉他统计结果没有差错,完全正确。
“朽木不可雕也!”韩安玉没想到自己竟然遇上了一个榆木疙瘩,气得冷哼了一声后拂袖而去,把李云天晾在了那里。
既然李云天如此不识好歹,那么就不要怪他不顾同僚之谊,把罪责一股脑地都推到李云天的身上。
望着面色铁青地离开的韩安玉,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丝笑意,他清楚韩安玉的心思,根本就不怕韩安玉把罪名安在他的身上。
再怎么说他只是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任知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