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时他就可以变得轻松许多。
实际上,李云天这次回来想要辞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务,毕竟他已经执掌了讲武堂,再掌都察院确实权力太大。
因此,李云天以征讨倭国将耗费他大量精力为由希望能离开都察院,以后专心讲武堂的事宜,毕竟他讲武堂和都察院一起主掌于理不合。
可像几年前李云天请辞都察院左都御史一样,正统帝再次拒绝了李云天,李云天不仅理政能力卓越而且能震慑住朝堂文武百官使得他们有所忌惮不敢肆意行事,都察院在他的坐镇下更是非常流畅的运作,各派系御史虽有争斗但都有分寸不会坏了国家事务,这正是正统帝所希望看见的一幕。
况且,正统帝手头也没有适合接替李云天的人选,李云天的资历和威望朝中以无人能及,换了李云天无疑使得都察院失去了昔日的威慑,势必使得朝中局势发生变化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故而李云天唯有继续待在左都御史的位子上,只要有他在都察院里坐镇那么一些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许多。
第1445章 风雨欲来(八更)
正统十六年元宵节过后,太和殿迎来了新年里的第一次大朝,虽然这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大殿上的气氛却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颇为紧张和压抑。
内廷和文官集团阵营的官员因为江南织造局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令龙椅上的正统帝眉头不由得微微蹙了起来。
李云天不动声色地立在右侧勋贵队列正前方,他去年一回来就听说了内廷和文官集团争夺江南织造局的事情,只不过由于临近春节双方暂时偃旗息鼓罢了,现在看来这个矛盾终于爆发了。
所谓的江南织造局,指的是在江宁、苏州和杭州设立的三个织造衙门,简称“织造”,合称江南三织造
明朝时,江南成为最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为了更好地对宫廷服务因此设立了江南织造衙门,负责上用(皇帝所用)、官用(官员所用)、赏赐以及祭祀礼仪等所需丝绸的督织解送,都是钦工要件,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尤为重要的是,织造衙门的提督织造太监还拥有密折特权,向皇帝直接禀报钱粮、吏治、营务、缉盗、平乱、荐举、参劾、收成、粮价、士人活动以及民情风俗等江南地方情形。
江南三提督织造太监办差时可谓造殚精竭虑,为皇帝四出采办贡品,举凡彝鼎古玩、秘籍珍本、山珍海味乃至名优特产,都在他们搜罗进贡之列,其嗅觉更是灵敏,密报各种地方情形。
文官集团本来就对江南织造局给宫廷搜罗奇珍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