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已考上镇学。”
镇学便是更高一级的学府了,对比幼学而言,应称为平学。
不过是镇上所办到底不如几家大书院来的好。但能考上镇学,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
她这几句回答,不光沈福吃惊,就连赵喜乐也相当吃惊。
这些事其实沈家派个人一查便能查到,付巧言知道宫里的妃位大多在宫外都有些人脉,所以也没想着隐瞒。
再说,她读的不过是镇上的幼学,考上的也不过是镇学,实在没什么好值得炫耀的。
她心里这样想,面上便十分淡然,一丝一毫得意劲都没有。
大越女子但凡上了幼学的,家里必不会太差,成绩好能考上平学的,将来议亲便能硬生生比别人高出一等来。
沈福没有问她为何会进宫,只说:“我是淑妃娘娘身边的姑姑,我姓沈单名一个福字,你叫我福姑姑便是了。”
“诺,福姑姑。”
沈福又说:“景玉宫里最近缺人手,娘娘的意思是找些年纪小的带过去,平日里也能解个闷逗个趣,你们赵姑姑便推荐了你。”
她这么说,便是同意要付巧言了。
第22章 沈福
赵喜乐立马笑了,她忙说:“小付,还不快给你姑姑磕个头,景玉宫可是好去处,要多谢福姐姐抬举你。”
她同沈福如今是同级,都是正八品司德,可上位妃身边的大姑姑毕竟比她这个永巷的管事强得多,她叫一声姐姐是应当应分的。
这次换付巧言呆住了。
进宫这小一年里她换了无数个去处,如今刚来永巷又要走了。
也不知道景玉宫能不能让她安身立命。
然而这都由不得她。
都不用娘娘们有何旨意,只要娘娘身边的姑姑们一句话,她的去留就会立时更改。
在宫里活着,最要紧的便是认命惜福。
付巧言从来都很惜福。
她端端正正给沈福磕了个头,复又给赵喜乐磕了个头:“诺,谢福姑姑大恩,谢赵姑姑大恩。”
能从永巷出去,不做这粗使宫人,全靠赵喜乐这一把线牵。
这个头是必要磕的,这句谢也是十成十的。
赵喜乐微微一笑,心道这半天功夫没白费。
沈福沉吟片刻,问她:“你东西好收拾否?最近宫里事多,我是没得闲空过来领你的。”
从永巷领人出去还是得她景玉宫大姑姑亲自过来,要不领错了人可会出大事。
大越早年就发生过领错宫人之事,当时竟闹得狸猫换了太子,在史书上重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