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羲的余姚秀才,是属于本不能参加会试,而上书中书省请愿,取得资格的,看看年貌履历,今年方才二十二岁,竟是黄尊素的儿子。黄尊素与自己并没有过真正的君臣关系,他触忤魏忠贤,死在狱中的时候,自己还在信王府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不过再怎么说,黄尊素总算是个尽节而死的忠臣,可瞧他的儿子,满纸荒唐议论,竟说甚么君主是天下大害,做臣子的如果一味只知道侍奉君主,只不过是君主的仆妾而已,只有先天下而后君主,才配做君主的师友。此外不臣之论还不知道有多少。看他名次,竟然还列在一甲第一,并且是压根没有殿试,便由中书省擅自定了三甲,取这等人入朝做官,桓震究竟想要怎样?
桓震的想法,其实十分简单。他大开恩科,出了这么几个题目,只不过想要发现几个离经叛道之徒,把他们摘出来开一开风气而已。至于黄宗羲会出现,那完全是一个意外之喜,他自十四岁考中秀才之后,一直跟随父亲流寓京师,后来父亲去世,便还乡读书,只是前段日子替黄尊素平反,才重来京师,恰好碰上恩科,秀才只要递了请愿书,亦可与考,宗羲便玩笑般地与几个京中朋友试了一试。他的卷子原本已经被别的考官黜落,是桓震自己去落卷之中翻检,将他重新找出来的。那时姓名三代都弥封了,后来拆开来写榜,才发觉他竟是黄宗羲,当时还大大惊讶了一场。
只不过是一场玩笑之举,竟然换来个一甲第一,蓦然间当了状元爷,二十二岁的黄宗羲觉得自己像是还在梦中。可是取中了自己的主考、左丞相徐光启与副考、平章政事桓震,分明两人都在眼前,还有榜眼、探花,以及许多二甲、三甲的进士,大家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怎么会有假?若这是梦,那也未免太过逼真了。
但听徐光启捻须笑道:“老夫为国家取士,这也不是头一回了,只是像取得这般爽快的,还是前所未有。不必理甚么八股制艺,而能令真才实学之人脱颖而出,老夫毕生之愿足矣!”众人纷纷奉承不已。桓震却端了杯茶水,扯着黄宗羲坐在清静角落里倾谈,言语之中似乎对他那篇“原君”的试文兴趣浓厚,大加叹赏不已。黄宗羲有些不自在起来,连忙道:“大人过誉,学生那篇拙文,只是年少轻狂之作,不足登大雅之堂。”犹豫片刻,不知道自己从坊间听来的这个传言是不是应该当面问一问桓震,张了张口,却又闭上了。桓震瞧他欲言又止,笑道:“太冲不要拘束。我连你那等悖逆之论都敢取,还有甚么不可当面说的?”
黄宗羲也觉自己十分好笑,当下道:“那么学生放肆了。士子之中流言,说学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