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没有半点动静,辽阳城兵力十分空虚,而且高级官员也多不在,攻破之后只捉住了代善的次子硕讬,还有其余一些贝勒台吉,都是代善一门中人。袁崇焕与桓震都觉十分奇怪,当即带了众贝勒来细细审问,可是却没一人肯开口的。桓震使出诸般古怪逼供法子,终于撬开了硕讬的嘴巴:原来自从兵报来到辽阳,沈阳那边就没半分动静,代善派去请求援兵也全然没有回音,不知道皇太极打的甚么主意。代善无奈,只得自领大兵南拒明军,却叫阿巴泰率部救援海州。
桓震大惑不解起来,本以为辽阳是最难攻的所在,竟然比自己设想容易数倍地取了下来,而且这等重镇大城,皇太极竟不从沈阳发兵来救,究竟打的甚么主意?其余诸将也都摸不着头脑,觉得以皇太极的用兵,绝不会坐视辽阳失去而不理,一时间都猜不出是怎么回事。议论纷纷一番,终于决定带万余军急速北上,若遇鞑子主力,便视情况决定是战是退;如果一路畅通无阻,那就直捣沈阳,杀个落花流水。
事不宜迟,次日万余大军自辽阳出发,沿途荡平各处大小堡垒,不过五日,直抵沈阳城南白塔铺。袁崇焕下令不忙进兵,且四下遣出斥候,打探一番消息再说。很快斥候还报,说沈阳城城门紧闭,全无军民出入,不知道里面搞甚么鬼。众将之中有些人开始迟疑起来,生怕中了皇太极之计,提议不如撤军还辽阳,待将辽阳巩固下来,再图进取。左良玉极言万万不可,认为照目下形势而言,很明显沈阳城里发生了甚么不为人知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事不好说,可是对明军有利是不必问的。此刻应当趁机大举攻城,夺取沈阳,而不是回辽阳去等着皇太极再来攻打。沈阳与辽阳之间不过数日路途,而且几乎全无屏障,只要沈阳还在鞑子手里一天,辽阳就不能真正算是入了大明版图。众将退去,只余袁桓两人,商议究竟该取何种对策。袁崇焕欲求稳妥,偏向撤军回辽阳巩固局势,而桓震却立场鲜明的支持左良玉,两位最高统帅意见相左,袁崇焕情急之下,搬出了自己参议府参议的身份来压桓震。
桓震大怒,冷笑道:“参议又怎样?此刻我军好不容易打到了沈阳城下,眼看再稍稍前进一步,只要沈阳城破,北方铁岭、辽海二卫可以传檄而定,复辽之日屈指可待,袁参议夙愿将成,怎么却畏首畏尾起来?当年单骑巡边、立马宁远吓破一干胡胆的袁大将军哪里去了?如今我眼中只看到一个懦夫而已!”袁崇焕却不生气,心平气和的道:“三军性命非是儿戏,如今敌势未明,不可妄动。”桓震气极,反笑了起来,道:“好,好。那么我自带本部标兵去打沈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