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沙之势越来越大,銮铃声也是越来越近,紧跟着,就有两名头戴毡帽,身披斗篷,腰间配着短剑,肩背挂着弓矢,拿布巾遮住了头脸的男子,打马前来。
那两人确认了引路人已死,便翻身骑上骆驼,又打了个马哨,那两匹骏马乃是当地名产,十分训练有素,竟然择了方向逆风跑了。
于是乎,怀家车队便被这两个冒充的领路人,引往对面一处土丘。
此人身法快如闪电,若游龙之行空,长虹之逶迤,贼人避之不及,被他生生刺中了肩膀。其后这人见贼人松手,赶忙搂住泉瞳玥又往侧飞纵,贼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厮目的是那美人儿。
泉瞳玥还不知发生了什么,转瞬间自己又落入了一个宽阔的胸膛,那冷冽好闻的熟悉气息,令她睁开了水盈盈秋瞳,却正好对上了一双惶急愤怒的鹰眸:“还真是好本事,才一天未见,你们就将自己赔了个底朝天!你给我把眼睛闭上,等我收拾了他们,再来教训你!”
本文只在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吃土作者码字不易,谢绝转载。。。。
格林兄弟生活和创作的命运同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时期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由法国大革命(1789—1794)催生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18—19世纪之交席卷全欧,最先在德国这片混乱、落后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本文只在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吃土作者码字不易,谢绝转载
当时的德国,可谓欧洲最灾难深重的民族国家。自“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后,沦为主要战场的德国,其政治经济都分崩离析,虽然名义上还顶着“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实质却分裂成由360多个大大小小的公国和自由城市组成的“布头封建帝国”’一个结构松散的混合体,社会发展严重迟缓。
1806年,横扫欧洲的拿破仑战争彻底瓦解了神圣罗马帝国,在法国的征服和统治下,德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被唤醒,要求德意志民族统一强大的渴望空前高涨。在这种状况下,大批知识分子投入到民族解放运动之中。但此时支离破碎的德国社会,诸多林立的公国之间存在的包括语言、文化等在内的差异成为民族统一的障碍,为了消除这一文化上的阻碍,德国知识界开始宣扬文化民族主义,希望借助古老的日耳曼民族文化来促成民族统一,“德国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平均地流到全国各地,它如何能伟大呢?”歌德的卓远之见成为了德国知识界的共识,这一时期的德国浪漫派在秉承浪漫主义文化精神的同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