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托孤一事说了出来。
杨荣听完展颜一笑,道:“谢殿下信任,荣全明白了。”
朱植道:“勉仁赐教。”
杨荣道:“殿下以为太子是否完全信任殿下?”
朱植又被噎住了,这个自己好象从来没想过,能把情报网交给自己,还在弥留之际托付给自己监视燕王的重担,怎么看都是很信任自己的。
杨荣道:“荣以为,太子未必真的如此信任殿下。帮助殿下封辽王,表面上太子是为了有人在燕王腹背钳制,但殿下同样被封到辽东那偏僻的地方,离京城更远了。这正是太子一石二鸟之计,假如殿下真的忠于皇太孙,日后万一有变,燕王会受到朝廷和殿下的前后夹击;万一殿下有二心,离朝廷那么远威胁也小,而且,殿下和燕王首先互相消耗一番,朝廷自然坐收渔人之利!”说完,杨荣的眼睛望着朱植。
朱植故意表现出心里还是无法接受,嘴硬道:“太子自幼与我交好,怎么会不信任我呢?”
杨荣知道辽王还心存幻想,又继续分析:“殿下,如果太子完全信任殿下,那为什么还给殿下留一张名单供殿下挑选,说是辅佐实为监视。殿下生性重义,所以才没有想到这层。”
听了杨荣的一番分析,朱植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自己还天真地以为从小就与朱植交好的太子一片真心地对待自己,封自己去辽东就是为了让自己对付那个野心勃勃的燕王。谁知道经杨荣这么一说,朱植才品出一些味道来。
杨荣又道:“太子说得没错,现在皇上身边名将日少,皇上只能依靠几个王爷。在殿下兄弟中通军事的惟燕王、宁王和殿下三人矣。那么殿下看看,辽东的广宁,北平和宁王的封地大宁,正好从东到西排列,这正是我大明北疆最重要的三个地方。太子制造了这样一个战略态势,正是让三位最善战的王爷互相制约互相消耗。而且这种布置也利用了皇上依靠王爷们守边的想法,又是一个一石二鸟之策,既制约了三位王爷,又丝毫不会被皇上猜疑。太子的策略不得不说是妙到毫巅。”
之前,朱植对杨荣才能的了解,只是体现在几篇辽东奏折的批语上。到了这会朱植算彻底服了杨荣,没想到不在朝廷的他能把各方力量分析得如此恰当。如果说在这之前朱植只能用历史书上的知识分析着自己处境的话,现在杨荣的出现,才真正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