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王生性洒脱,重义气。大家都知道,辽王和太子从小交好,这练侍郎保了皇孙而遭贬。你想,辽王那脾气肯定得去送。真是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说着蓝衣文士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青衣文士道一脸敬仰的神情:“这就叫太子待之以礼,辽王还之以忠。这一礼一忠真是当朝美谈啊。”
练子宁、黄魁、景清三人出行那天,朱植特地赶到南城外十里长亭送行。可他做梦也没想到,这个举动在整个京城乃至全国儒林中掀起了怎样一股热潮。朝廷中无论文臣武将都为这一行为竖起了大拇指。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朱植最初的想法其实单纯得不能再单纯了,大清早跑过去,不过只想见见练子宁等三人而已,绝对没有那么多想法。
比如说练子宁吧,在科举策对时,就敢指着朱洪武的鼻子骂:天下有才能的人是有限的,不能动不动就杀人脑袋。谁知道朱元璋反而觉得此人心地仁善,特地给了他榜眼的荣耀。后来成了建文朝的死忠分子,在李景隆兵败之时,他力主杀此人以治其丧师之罪。等到燕王当了皇帝,把他抓到御前,练子宁倔着脑袋骂骂咧咧,最后被千刀磔死,诛了九族。
这景清更是个牛比角色,作为洪武中的进士,先被洪武贬再被建文送往燕王处当了御史大夫。这人牛啊,一直等到燕王进了京城,大肆屠戮建文旧辰的时候才动手,胸怀凶器,想刺杀朱棣。谁知道被朱棣看出端倪,命武士搜身搜出了家伙。这人还大叫:“老子就是要杀你为故主报仇。”朱棣大怒,不但剐了他,诛九族,还创造性地灭了他乡亲乡里,搞出了个臭名昭著的“瓜蔓抄”,所有跟景清有关系的人几乎都被杀光了。当年朱植看到这个事迹时还想,景清是不是打入燕王内部的间谍啊,看着事不成,最后想使刺杀的手段。
那个黄魁也是在靖难后被燕王杀了的大臣。这三人看来命运是早有安排,从来都是太子一党的死忠分子,朱植对此三人根本没有招揽之心。
本来朱植以为,作为三个因为保护太子后代而被贬的官员,一定会得到同僚的爱戴,那么送行的人也一定会很多。朱植不过想混在人群中看看这位历史上有铮名的练子宁、景清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
那天早上,朱植带着杨荣匆匆赶到十里长亭的时候,亭中只有三个士大夫模样的人正喝着酒。朱植傻乎乎的谁也不认识,还以为自己来晚了,人已经给送走了,留下几个大臣喝酒。
朱植连忙上前拱手问道:“请问诸位,练子宁、黄魁、景清三位大人来了吗?还是已经被送走了?”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