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子宁向朱植道:“日后,皇太孙还靠殿下多多扶持。”
朱植大义凛然道:“这个自然,太子从小看顾植,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我朱植一天,自当保护太孙周全。”
三人又是一揖到地,同声道:“殿下高风,草民感激不尽,他日殿下有事,只管说话,我等定当效力。”
朱植觉得此番总算也没白来,至少收买了三位大臣之心,赶紧拿起一杯酒道:“三位,我代不方便相送的大臣敬诸位。朝中大人们的苦处也请诸位多多担待。”说着一饮而尽。三人此时已经是感激涕零了,一同举杯。
朱植又道:“时候不早,几位启程吧。来得匆忙,没有准备太多,这里是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诸位笑纳”说着从兜里掏出了几锭银子。连这银子也不是自己提早准备的,所以只有一锭十两的样子。三人哪里肯收,赶紧推让。好在杨荣在旁劝了两句,三人才收下。
望着练子宁等三人逐渐远去的身影,朱植心里那个不是滋味。来到明朝后,自己最怕的就是过去张扬,被朱元璋盯上。谁知道这回可好,自己倒冒冒失失地跑来送行,居然还是一个人。我靠,到哪里显威风不好,非要当着出头鸟。他日给老子知道了,自己还不立马失宠啊。
朱植正哭丧着脸想跟杨荣检讨两句,没想到,杨荣突然跪了下来,一脸真诚道:“殿下,荣今日也见识了我大明义王之风采,高风亮节,礼贤下士,请受荣一拜。”说着也磕了个头。天啊,这都哪跟哪啊。
许多年以后,杨荣才跟朱植说了心里话,自从进府之后,虽然觉得朱植一直对自己言听计从,颇感知遇之恩。但一直到了朱植孤身送三臣的时候,杨荣才深感朱植身上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彻底为之心悦诚服,从此之后杨荣终于下定决心誓死跟随朱植,生死同舟。
此乃后话,此时朱植哪里想得到这些,但自己也不是傻子,心里的担心现在怎么着也不方便讲出来啦,真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
朱植再富于想象力也想象不出,自己今日的举动成为京城乃至全国儒林的美谈。朝廷上下官员无不打心眼里佩服这个王爷。大家都以为,辽王和太子交好,而这三位大臣为了保太孙而被贬,辽王这种行为就是为了太子来感谢的。在明朝那种政治高压下,可能只有辽王这样义字当头的人才能做得出这种不惜冒犯天颜之事。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古之遗风,让每个知道的人为之肃然起敬。
果然没过两天,这事就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朱元璋立马把朱植招入宫中,这回朱植真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