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他已是戴罪立功之身,面对朝廷的催促,只得数度与平安约定一起进兵。在得到平安的回信之后,李景隆终于磨磨蹭蹭到四月初五,才率领兵马出了德州,朝北平进发。
与此同时,朱棣的使节穿过层层封锁,带着信件叩响了辽王府的大门,此人名叫廖义,乃燕王府的照磨。当门子知道来人身份之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赶忙进府禀报杨荣,杨荣也非常吃惊,他先命人将廖义带到偏厅等候,立刻找朱植禀报。
朱植莫明其妙问道:“四哥什么意思呢,难道要跟我讲和吗?如果是叙叙兄弟之情,我的朱字可以倒着写了。你看要不要把信拿来看看?了解一下四哥要搞什么名堂?”
杨荣沉吟一下道:“臣以为,燕王写这样的信跟目前地形势有关。根据南线谍报,朝廷一个劲鼓动李景隆进军。他也许担心殿下此时进关,让他腹背受敌。”
朱植感到很纳闷:“就算他担心我入关,也不应该使用这样的方法。难道他真的觉得与我还有价钱可讲吗?或者他真的认为我会接受他地价钱吗?如果是讲价钱,我看都不用看,他肯定是说什么他日事成之后,和我平分天下之类的。呵呵。”
杨荣也笑了道:“这招对宁王有用。可对殿下是无论如何都没用的。臣想燕王不会不知道这点。那么他这样的做法惟一地可能就是做间,让朝廷和殿下互相猜忌。”
朱植道:“那就奇怪了,难道他就那么肯定这个事能让朝廷知道?”
杨荣道:“呵呵,这有何难,只要殿下处理不当,他随便派人到京城吹点风就足以让朝廷知道了。3…Z中文网;手机站wap;z…z…z…c…n.c…o…m更新最快。”
朱植点头,这个自己倒真没想到,对啊,多么简单的事,想害你那还不容易。他又道:“那不如直接把信封存,把来人抓着送往京城,让朝廷发落好了。我并不想跟四哥有什么瓜葛。”
杨荣道:“如此甚好。只是臣还有一个想法,可让殿下发笔小财。”
朱植道:“什么想法?”
杨荣道:“前日。郭大人送来了今年的财政预算,看起来真是触目惊心,光军饷就要一百三十万两银子。全部支出加到一起足足有二百七十万两银子,目前辽东各项收入不过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加上朝廷的五十万两银子,今年还有四十万两银子的缺口。眼下机会来了,殿下可以找朝廷要钱了。”
朱植不解道:“此时我们把人押往朝廷,朝廷不怪罪就不错了,哪里还奢望要到钱?”
杨荣坏坏地一笑:“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