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送行吧!”
董遵训一脸鄙夷地看着董遵诲,义正言辞地说道:“二弟,你怎么能这么说你大哥呢?用你前几天的话说,‘思想太龌龊了’!如果没有我们,怡红院里的那几个弱女子在这乱世吃什么、穿什么,难道让她们也去耕田不成?我牺牲自我,不吝金钱,不就是为了给她们一个美好的生活吗?你居然以龌龊的思想来推断我的行为,实在是让我齿冷啊!……要是你实在是害羞,那咱们就去教坊司吧,反正是你为了我们的友情、敬仰我的朋友而出钱……再说,那里又不全是卖艺不卖身的,再说了艾云也不错,嘿嘿……”
兄弟两人打笑几句,约好晚上出门,一起前去为王朴送行。期间夫人派侍女前来探望董遵诲,见画眉脸色难看,约有伤心之状,很是吃惊,后来得知是画眉见借出银子心中难受,这才放心。免不了与画眉打笑几句,这都是后话了。
且说董遵训和董遵诲两人也没带从人,悄悄前去王朴所住的客栈相邀(主要是董遵诲潜意识里觉得去教坊一事并不光明正大,还是能瞒就瞒吧)。等他们来到客栈的时候,正赶上王朴抱着算命的招牌从外面回来,看他的神态,这一天的买卖还不错。董遵训免不了向他抱怨几句:“文伯兄,今上将开恩科,你这游学的不在客栈好好温书,又跑出去作甚?万事有我,这些生活俗事你不用为难。”
王朴看着自己的好朋友,笑着说道:“道明(姑且算董遵训之字),反正你家的藏书已经被我看得差不多了,留在客栈也没有多少事情干,再说了闲着也是闲着,出去疏散下心情也是好的。总得自食其力,免得日后习惯了你的照料,开封物贵,居大不易啊!”
董遵训笑着说:“文伯,别人居大不易,我相信以你的才华,居亦何难?”(这里面有个典故:当年白居易初次应试,尚没有名气,将所做的诗送给顾况请求点评。顾况看得名刺上“白居易”三字,跟他开玩笑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啊!”等到看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由得大为惊奇,拍案称绝,马上改变语气,郑重地说:“能写出这样好的诗句,居住在长安并扬名天下有什么难的!我刚才所说的只是玩笑话罢了。”)
两人相识大笑,气场十足。一旁的董遵诲心中暗道:两个书呆子,想笑咱们去客栈里的房间里啊,待在大街上傻笑,旁边这么多看热闹的,跟耍猴的似的……
第六章 客栈送王朴(下)
王朴家贫,依靠摆摊算命起早贪黑总算是挣够了去开封府的盘缠,正打算离开随州的时候,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