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且坏匾怀堑呐崖遥⒑苋菀准右云蕉ā6页⒃诨春右幌咦び邢喽远懒ⅰ⒄蕉妨锨康乃笔粲谑嗝茉汗芾恚钪亟幢愣闭龌茨系厍鸨狈矗不嵩诔⒋缶退募谢飨卵杆偈О埽?br />
明白了这些,众将也都对讨伐李重进的行动建立了极强的信心。数日后,董遵诲率军抵达开封府,不久参加了朝廷举办的紧急会议。在会议中,董遵诲列举了李重进的这四大败因,得到了与会人员的广泛认同。
时任枢密副使的赵普更是进一步总结道:“李重进依仗江淮的有利地形,修缮扬州城防,采取守势。既无恩信,复伤士卒。外绝救援,内乏资粮,朝廷对其急攻急取,缓攻缓取,李重进必亡!”
七月一日,经范质、董遵诲等五人商议,皇帝郭信颁布诏书,任命中书令、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淮南道节度使李重进为平卢军节度使,移镇青州,克日即行!
~…~
第476章 灭亡前的疯狂
~…~第476章灭亡前的疯狂
七月三日,朝廷命令李重进移镇青州的消息已经广为流传。但李重进的地位不同于前些日子进行轮岗调换的各地节度使,那些人在朝廷的严令下只能屈服,而李重进作为先帝留下的元老重臣,虽然困守一隅,却有着偌大的威信,也有着与朝廷决裂的勇气。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李重进接下来的命运,不是灭亡,就是造反。五代十国,兴亡更替都很频繁,众人也还记得后唐皇帝李从厚、李从珂,以及后晋皇帝石敬瑭这些人起兵或者灭亡的根源,就在于那一纸移镇的命令。节度使一旦离开了自己的根据地,等待他们的就是灭亡!
对于这相对明显的局势,李重进却有些个犹豫。他不是不明白现在的局势,军中虽然竭力囤积了一些粮草,却数量有限,甚至不能维持大军一月之需!李筠死后,李重进也缺少军事上的盟友,以一城一地来反抗后周举国大军,李重进虽然有着勇气,却也缺少信心。而且李筠的叛乱迅速被朝廷大军所平定,这让李重进也赶到了莫大的压力。经过陈思诲的一番劝说,李重进居然有了进京的念头。
当然,李重进刚刚向自己的属下说出这一念头,就遭到了众将的一致反对。大家苦口婆心地向他说明朝廷的阴险之处,让他赶紧打消这个不切实地的幻想。有些将军甚至当庭落泪,对李重进进行哭谏。
被手下这么一激,李重进又恢复了几分胆气。加上他本来就有几分傲气,于是提起笔来,向南唐写就盟书一封,迅速派人送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