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刚刚继承了高保勗的王位,后周按照旧例将他封为荆南节度使。如今的南平国,不能说内忧外患,也得说内外交困,听说附近邻国发生叛乱,高继冲很是担忧,赶紧向正在吊唁高保勗的后周使者卢怀忠求助。
卢怀忠倒是仗义,马上就跟着南平国派出的求援信使前往开封府。手拿武平节度使和荆南节度使的两封求援信,后周君臣开怀大笑,平定两地的时机终于到了!
第497章假道伐虢上
—— 记住哦!
南平国主高继冲怎么也不会想到,看似仗义的卢怀忠回京的主要目的竟然是劝说朝廷出兵南平!他在御前会议中对后周君臣说道:“荆南撮尔小国,甲兵不过三万,其中羸弱疲敝之卒居多,只能守城,无力野战——/——/而且高继冲年幼无知,毫无军政才能,不恤民情,横征暴敛,南平国百姓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对高氏政权极为不满。只要我们大军果断出击,就一定能够舀下这南平国!”
对此,范质、董遵诲等人全都表示同意,众人商议之后,便将南征的全部事宜委托给了董遵诲。一是因为董遵诲目前在军中的实力占优,他手下的殿前司乃是后周目前最强大的机动力量;二是因为范质、魏仁浦等人也想名正言顺地将董遵诲及殿前司所部调出开封府后,对侍卫亲军进行整训,免得军权全部落入董遵诲的掌控之中。
董遵诲立即发出命令,命令荆南军立即派出三千水军,驰援武平军。如果高继冲听从命令派军出征,那荆南的力量就会得到进一步减弱,有利于朝廷大军平定南平;如果高继冲拒绝听从命令,就给了朝廷大军讨伐的借口,有利于大军顺利平定南平。毕竟高继冲的南平国一年三贡,很是恭顺,后周如果无端讨伐,有损仁义之名。
董遵诲还任命慕容延钊为元帅、李处耕为监军,率领两万大军,率军南下。借道江陵。讨伐张文表。至于董遵诲自己,则亲率一万精锐及三万民夫,号称十万大军,一边修缮往来驿道,一边大张旗鼓南下。
武平军信使听到朝廷大军出动的消息后,很是兴奋,恨不得自己报于主公。在他们这些周保权的心腹看来,即便武平军被朝廷吞并,也好过被那张文表篡夺。投降朝廷起码还能保住大家的富贵荣华,要是被张文表舀下武平军。他们这些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不同于武平军信使的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