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不寒而栗的感觉。
“两个狗东西还挺聪明的,知道罪无可恕,全都服毒自杀了。”李鸿章哼了一声,“这样朝廷就不会追究了。其心可诛!”
孙纲听了也有些悻悻然,上次日军偷袭威海,陆路守将戴宗骞和刘超佩一听炮响,也是屁滚尿流弃军而逃,被抓回来后也玩了这么一手,喝药一死了之,朝廷也不追究了,怪不得后世的很多贪官在罪行暴露后也都用了这个办法,原来是有历史根据的!
“不说这些了!闷损!”看上去中堂大人对他给光绪皇帝建议的谈判条件很是不以为然,“撤兵赔款都还可以,这个地割给了朝鲜还有琉球复国,老夫就有些不明白了,朝鲜国小力弱,自保尚且困难,要倭人岛屿何用?琉球黑子弹丸之地,孤悬海外,远于中国,而迩于日本,一旦有事,瞬息如何能及?”李鸿章看着孙纲,有些疑惑地说道,“还有这个索要倭之兵船,现倭舰大都覆没,外洋水师前日电报,在对马岛海域聚攻日舰‘秋津洲’,已毁该舰,不日当来津献此舰军旗及舰徽,倭3000吨以上之军船仅余‘高千穗’一艘而已,止此一船,为何单单列于约中?”
“回中堂,此战因朝鲜而起,割倭岛与朝鲜,乃显示我天朝上国字小存亡,维护属邦而已,非为贪图倭之土地,大清受琉球朝贡,此番亦是为小国申张正义,不授列强以口实,”孙纲说道,“朝鲜与我国唇齿相依,琉球与台湾相近,皆可为我之屏障,和约既成,我大清水师可应二国之邀,分驻二国,以为钳制,倭人纵有异议,亦无可奈何,”他看着李鸿章那惊异的眼神,又说道,“至于索要兵船,倭人欲向海外发展,海军必不可少,倭人此次虽大受挫折,但未必不会卧薪尝胆,卷土重来,此为控制其军备计,为我大清预为防备而已。”
李鸿章呆立了半晌,缓缓叹息了一声,“原来你就此事已经深思熟虑了。想不到你竟有如此之见识,老夫真是小看了你。”
这些对后来人的孙纲来说,是无数血的经验教训和总结,身为探路者的李鸿章哪里会想得到!
“倭人海路虽败,但陆路仍有优势,”李鸿章说道,“这些条件他们不一定能全部接受,依你看,咱们当首先力争何处?”
“撤兵赔款和琉球复国。”孙纲说道,“还有朝鲜与倭断约。赔款可令倭人经济陷于困顿,暂时无力发展海军。琉球与朝鲜是为日后牵制倭人,有此二项,其他的不妨松一松口。”
“趁着还没开始谈,再揍他们一顿,出了海城这口恶气,”李鸿章露出个老奸巨滑的怪笑,“我这就给水师发电,著北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