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些人没做错什么啊?不就是偶尔打劫几个明国海商么,可大伙儿跟另外一拨海商相处的也不错啊?这一来一去的,难道不算是弥补吗?还有不服王化,曾经杀了一个大明委任的总督……可那不都是近百年前的事儿了吗?
大明可是当世大国,不是应该宽容至上,以德服人吗?杀总督这种小事,只要大伙儿跪下来,干嚎两嗓子,表示一下痛改前非的决心,不就了结了吗?怎么就至于搞到现在这样?
“都别哭了,现在是哭的时候吗?明人正从四面八方攻过来,在哭之前,难道不应该想想如何迎战吗?要是能在这里打败明人,那说不定还有机会反攻,把被抓的族人救出来呢,要是再被打败,咱们就连逃的地方都没有了,这种时候,还哭个什么劲?”
喊话人的声音虽大,可实际上却也不过是个黑黑瘦瘦的老头罢了。若是换了王海他们,甚至都没法从外表上分辨出,这人和其他的老土人有啥区别,不过,比奈他们还是认识的,这人就是第二大部族库纳部的首领诺诺。
他的部落一直在马尼拉聚居,那里是明军攻击的最后一个目标,而诺诺的消息又一向很灵通,所以幸运的在遭到攻击之前,带着整个部落逃了出来。
逃离马尼拉后,诺诺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向南行进,绕过内湖,去卢塞纳,再从那里出海,或者向东去那牙;另一个就是他选择的这条道路,走山路向北,和其他部落汇合。
之所以选择后一条路,是因为他知道明军是从海上来的,绕过内湖之后,沿路都离海岸不远,随时有可能被人追上来。
至于说从卢塞纳出海去南方,他只是随便想想罢了。别看库纳部在海滨居住,可他们毕竟也是吕宋土人,不思进取已经深入骨髓,他们的航海技术几近于无,出海打渔还凑合,想要跨海南渡,风险就太大了。何况他也没有那么多船,得以容纳整个部族的几千号人。
这个判断还算是明智,至少在上路之初,诺诺是这么认为的。可当他走到甲描那端的时候,却愕然发现,这个已经算是很后方的地方,竟然也遭到了袭击!
原本居住于此的部落已经烟消云散了,也不知他们是没收到风声,还是太过大意,觉得明人不会这么快就打到这里。从几个幸存者的口中得知,这个上千人的部落先是被人暗地里包围住了,然后对方从四面八方同时发动了进攻。
生死关头,部落的勇士也进行了英勇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