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耗费一项,就是非常恐怖的了。
筑城需要材料,需要人工,草原上连木头都相对稀缺,筑城所需恐怕只能从中原输送,再加上粮秣补给,运输的规模将会是非常恐怖的。此外,调集民夫也没那么容易,毕竟是深入险境,又要做苦力,即便是边镇的百姓,也不会心甘情愿的。
若是从前,朝廷当然可以强来,可今时不同于往日,辽镇是新军政的首倡之地,朵颜部的消息也不闭塞,花当哪还不知道大明的变化?强征民夫,明显跟大明现行制度相违,朝令夕改可不是谢宏的作风。
就算大明富庶,百姓也仗义,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草原人却也不傻,怎么可能看着明军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阻断他们的南侵之路?花当可以想象得出,没有退路的鞑靼人将会如何疯狂,对补给线的扰将会多么猛烈。
这种扰会一直持续下去,哪怕明军顺利的将城筑起来了也不会停止。城里要屯驻大军,几万兵马的消耗可不是小数目。从前为了维持对九边的补给,朝中的大臣都是愁白了头,如今且不说黑水和杀胡二城,就算近上很多的归化和大宁,也比九边路途远得多了。
花当长篇大论的分析了一大堆利弊,他自己都有些纳闷,明明自己就是蒙古人来着,干嘛要这么劳心费力的替大明天子拾缺补遗啊,这不是贱么?
“朕自有办法。”让他更心酸的是,正德连头都没抬,只是兴致盎然的盯着沙盘,答复也是干脆利落,就好像根本没听见他说话一样。
“花同知,心忧国事是好的,不过你也不必太心急,到了明年,一切就见分晓。”张口结舌间,花当的女婿总算是开了口,只是这话让花当颇有些哭笑不得,什么叫我太心急啊,明明就是你们的好吧?
谢宏淡淡的说道:“待归化城落成之后,重修大宁的事宜才会被提上日程,不过花同知可以提前做些准备。安抚族人是其一,听说福余卫似乎不怎么安稳,去年冬天力主南下的也是他们,希望不要干扰了北征大事才好。”
花当心中先是一松,听到后面又是一紧。归化城若是能修起来,那不论皇上用的到底是什么策略,但可以确定的是,明军彻底占了上风,到了那个时候,自己顺应局势,对自己,对族人也就都算有了交待了。
而富余卫和去年冬天的事,一直都是他心里的一根刺,上次他派了使者,也是想化解此事,谁想到大朝会后,谢宏忙于接待藩国使臣,正德忙着度蜜月,根本没人搭理他的使者,这事儿就那么搁置下了。
花当自然不会傻乎乎的认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他那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