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的买卖实在让人心动,哪怕是已经有人发现了其中的弊端,这些人也不肯放弃。
其实也没法放弃,就算是胜仁,他也顶多自己放弃,却没办法影响幕府。谁都知道这是个聚宝盆,就算日后有麻烦,可至少在眼下,印得越多,赚得就越多,只要能赶在别人前面多印点,那就是胜利了。
变革就是摸着黑穿过山林,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要收益就要有风险,就算撞到了树上,不是还有大明么?大明天子可是倭国的父皇,儿子有了麻烦,他们会看着不理吗?
在畿内,今井宗易这句话深入人心,只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说出这句话之后,这位被国人称为‘大阪之父’的变革先锋,转身就去了五岛,一脸谦卑的进了总督府,欣喜若狂的双手接过了一顶绿帽子,在他面前站着的,是面带职业性笑容的总督马昂。
此外,胜仁出面,十余家大大名,以及数以百计的中小大名联合发起了‘抗安南,援占城’的号召,他们号召本国的浪人加入大明组织的联合军当中,维护东海,乃至全天下的和平。
一时间,应者云集。
浪人们的日子不好过,失去了武士的身份,也就没了生活来援,浪人这个名号说起来威风,可实际上却只是一群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乞丐,过的还不如那些农民。
现在,有了天皇的名义,再加上大名们的担保,又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一叠叠的倭钞发到了他们手中,浪人们感激无限,数以万计的浪人雄赳赳,气昂昂的踏上了南下的船只,准备在那个从未听说过的地方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从吕宋到爪哇同样是一片繁忙景象,马尼拉等几个大型公共港口已经兴建完毕。在皮鞭和刀子的监督下,吕宋土人突然对工作有了热情,当地的气候又不冷,经过半个冬天的建设,这几处都已经成为了,可以同时容纳近百艘千料以上大船的港口。
与此同时,更多的私港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吕宋沿海,再加上岛上那些落成或者正在兴建之中的矿场和庄园,用欣欣向荣来形容这个原本的蛮荒之地,也是半点都不为过的。
目睹了北方的邻居的凄凉下场后,苏禄国也放弃了无谓的挣扎,签署了一系列所谓平等互助的条约。除了国都所在的保和岛之外,其他地方都成为了两国共治的地区。
在那些共治区,当地人必须向总督府分衙报道,登记户籍,不得准许,不得随意离开居住地。此外,当地人还必须参加劳动,并且向官署缴纳税赋,一旦拖延,就会有城管上门,这帮祸害没借口的时候,已经横行霸道了,若是再得了由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