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是否除掉希特勒的这个问题上,密谋集团内部是有分歧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谋害国家元首的行为等同于叛国,象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贝格上校就认为“现在暗杀希特勒无异于叛国,而对‘褐色瘟疫’的(指党卫军)清算最好等战争结束后再进行”。但现在战争已然结束,在德国侥幸的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的情况下,希特勒和希姆莱竟然想要将战争的矛头偷偷的对准昔日的盟友中国,将德国带入更可怕的战争深渊。这种危险使得密谋集团的成员们彻底的抛开了对纳粹政权的幻想,开始一心一意的准备将希特勒和他的忠实爪牙希姆莱杀死。
在密谋集团中,特雷斯科夫少将是主张干掉希特勒最为坚决的人。他一直不相信希特勒会带领德国走向胜利,他对希特勒“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开疆拓土”的承诺嗤之以鼻,对希特勒那句“我不能带着这个民族走向辉煌,就带着它走向死亡”的话尤其反感。他不止一次的对密谋集团的成员说:“希特勒是一个疯子,必须干掉他。”他第一个提出来了“欲救国唯有先叛国”的口号,并且声称“以暴易暴是被暴君的残忍逼出来的,在这一问题上容不得丝毫胆怯”。在担任中央集团军群首席作战参谋期间,他成功地组建了前线军人当中的反纳粹集团,并将总参谋部、前线部队、外交部、军事情报局和民间的抵抗份子组织成了一张完整的网络,并且先后策划了5次针对希特勒本人的刺杀行动。
听了特雷斯科夫少将的话,后备军参谋长施陶芬贝格上校晃了晃头,一只独眼放射出了坚毅的光芒。
“我们没有多少时间了。”他缓缓的说着,晃了晃装在右臂残肢上的铁钩,“希姆莱就快要生产出原子弹了。”
“我觉得,我们应该通过适当的渠道,让中国方面知道这件事。”特雷斯科夫说道,“中国方面有所准备的话,战争也许就不会爆发了。”
“不,那样的话,‘中国皇帝’也许就不会来了,‘艾米尔’也就不会到彼得堡去。”戈德勒摇头表示反对,“‘艾米尔’留在德国,我们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如果他去俄国的话,你打算怎么动手?”哈塞尔问道。
“炸掉他的飞机。”特雷斯科夫干脆地回答道。
“你已经开始准备了?”戈德勒看着特雷斯科夫问道。
“没错,而且是英国人提供的。”特雷斯科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怪怪的笑容,“就是炸死海德里希的那一种。”
听了特雷斯科夫的话,戈德勒和施陶芬贝格的脸上都现出了惊讶之色。
1944年5月29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