堡,尽纳其地。是时,元首与属下计议如何用兵,乃曰:‘当今之世,欧陆之国强者莫过于法兰西,今已破之。今德意志地方万余里,带甲数百万,飞机千余架。而为德意志之所大患者,莫过于美利坚,而其为中立国,幸也。德意志现不敢举兵伐苏者,何也?忧英吉利攻我后也。伐苏之前,当必先破英吉利。现英吉利东方之地受困于华夏,我当以兵势迫其求和,待英吉利投降之日,攻苏可也。’由是大略得定。后与华夏、意大利合力攻英,德、华、意三国轴心乃成。”
“方略既定,元首乃封戈林为帝国元帅,率德国空军击英吉利,是为‘海狮计划’,史称‘不列颠大空战’。英国首相邱吉尔知战若不利,英吉利必亡,乃大举海空军迎战,戈林虽予英军以巨大杀伤,大摧破之,然久战不利,士气衰竭,元首遂令停止攻英。”
“越明年,德军破希腊,占南斯拉夫。斯时德军兵锋所向,攻无不克,苏联领袖斯大林深忌之。斯大林本欲借德法交兵两败俱伤之时兴兵入主欧陆,然法败英创,德国统一欧陆之势将成,斯大林惧德军攻苏,乃于六月大兴兵伐德,是为‘大雷雨计划’。阿道夫早有准备,盛设兵以迎击之,连战皆捷,苏军大败,损兵折将数十万,溃不成军。苏军败回本土,德军则于其后紧紧追击,取基辅,斯摩棱斯克,夺乌克兰全境,聚歼苏军六十万人,兵临莫斯科城下。斯大林使朱可夫将百万军反击德军,德军受阻于莫斯科,虽数度猛攻,而终不得下,诚为憾事也。华夏闻苏侵德,乃于东方大兴兵三百万助德攻苏,因西伯利亚地域辽阔,纵深过长,苏军又死守斯大林防线,华军虽屡破苏军,因苦寒之地不利进兵,未能予苏军以重创。”
“是时,美军跨太平洋攻华,太平洋战争开始,美又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军复攻苏,初大破之,取列宁格勒,歼灭苏军数十万人。德军又会同西班牙军攻直布罗陀,取之。后德军入北非,德海军亦入地中海,重创英海军。当其时也,元首武功之盛,为欧洲历史所未有也。”
“后德军复集兵与苏军战,德军虽屡破苏军,然终因兵力不足,英美又借北极航线全力助苏抗德,无法战而胜之。不得已,元首乃求助于东方盟国华夏,求为东西合击之势。华军遂复增兵至五百万人,坦克飞机大炮以万计数,猛攻苏军,苏军不支败退,华军沿西伯利亚铁路平推至苏联欧洲腹地,歼灭苏军百万人。苏军遂一蹶不振。元首见华军兵强势众,破苏已成定局,乃不攻莫斯科,转攻斯大林格勒,盖欲收高加索及巴库油田归德也。苏军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