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错误的,至少到现在为止,中国人仍然表现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理性。
以中国毁灭掉美国的城市数量和核武器的威力程度来看,中国人应该很早就拥有了可以毁灭整个美国的数量众多的核武器。至少在这场战争开始前,中国人就有这个能力。
但拥有庞大核武库的中国,在战争开始的头几年,却根本没有使用它们去迅速夺取胜利的念头。
中国人对这种武器的使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是知道得非常清楚的。正是基于对这种武器的深刻认识,中国人才采取了如此谨慎的态度,直到自己受到了美国原子弹的威胁之后,才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击。
而一直为爱因斯坦所敬佩的罗斯福总统和他所领导的美国政府,在使用原子弹问题上的轻率态度,无疑才是导致这场灾难的根源。
如果美国不使用原子弹攻击中国航空母舰舰队的话,也许这一切将不会发生。
因为中国人想要毁灭美国,在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就可以做到,用不着等到战争已经进行了数年之后。
现在的爱因斯坦,回想起罗斯福在世时所采取的种种把美国拖入战争当中的政策,总会陷入到深深的痛悔之中。
也许,好战的美国政府拥有原子弹,本身就是一个可怕的错误。
爱因斯坦收回了自己的思绪,将目光投向车窗外的原野,此时小玛丽的身影已经不见了,应该是正蹲在草丛里方便,特丽莎的身影也变得很小,这个姑娘此时正背对着他,向远处遥望着。
此时的她,也许心里正满怀惆怅和迷茫,思念着被毁的家园。
看着这位跟随自己的女学生,爱因斯坦想到自己的未来,禁不住又开始叹息起来。
玛丽从草丛中直起了身子,她转过头,看见了不远处正在看风景的特丽莎,可能是孩童顽皮天性的驱使,突然想要和她搞个小小的恶作剧,她偷偷地又弯下了腰,快步地在草丛中奔跑着。
不知跑了多久,玛丽发现自己来到了一条河边,看着清清的河水,她蹲了下来,想要洗一洗手,突然间,她看到河里好象有什么东西在漂浮着,不由得呆呆的站在了那里,瞪大了眼睛。
特丽莎突然听见了远处传来了玛丽的尖叫,不由得大吃一惊,她举着手枪拼命的向尖叫声传来的方向冲去,很快便来到了河边。
玛丽站在那里,望着河面,拼命地尖叫着,特丽莎注意到了河里漂浮着的东西,心里也是一阵紧缩,她面色苍白的将幼小的玛丽抱在自己的怀里,用一只胳膊挡住她的眼睛,并用手捂住了她的嘴巴,可玛丽还是在那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