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力较弱,面对装备精良人数众多又拥有海空军优势的华军,在这种条件下,澳大利亚根本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也根本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游击战争。因为澳大利亚根本打不起人民战争。以澳大利亚本土的这700万人口计算,把全部的青壮年抽调一空,把妇女全部充入工厂,顶天也只能弄出100多万人的部队,而这些部队打光了就没了。澳大利亚只要损失100万人口,其伤害程度就足以致命。而以澳大利亚的沿海平原、草原与沙漠条件,损失100万部队其实是非常快的。以中国的强大军力,最多只需要半年时间,就可以打光这些部队。
而澳大利亚想要坚持下去,就只能依靠外援,也就是来自于美国的军队。但是美国要支持澳大利亚就必须要跨越浩瀚的太平洋,而且必须越过中国海空军的层层封锁,实际上等于是在放美国的血。而一向自私伪善的美国人到底愿意为了澳大利亚流多少血?美国愿意为澳大利亚死50万人就顶天了,因为澳大利亚不是美国本土。因此说澳洲很好打,只要能登陆澳洲并维持有效的补给线,运上三五十万人就可以彻底的推平澳洲。
但事实上,直到战争结束,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推平的事也没有发生。
由于华军在澳大利亚的表现太过诡异,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南十字星”行动的议论充斥着国内外的报纸媒体和各种论坛。人们对此进行了种种分析和猜测,而在这些猜测当中,最为尖刻的是外国的一些总是持“政府阴谋论”的人所持有的观点。
这些人指出,华军在澳大利亚的迟缓行动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阴谋,中国军队之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澳大利亚实施“种族谋杀”。
中国军队在登陆澳洲之后,在几个主要的作战方向上,一直牢牢的吸引着澳大利亚军队的主要兵力,使这些地方成为了澳军和美英联军的“人肉磨坊”,大批的澳大利亚成年男子战死疆场,而华军在接连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却推进缓慢,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吸引澳军的兵力。华军在澳大利亚实施的战略轰炸只维持在军事目标上,也说明华军不想将澳大利亚破坏得太厉害,而是打算在战后进行完整的接收因为他们知道,在用原子弹炸平美国之后,澳大利亚是一定会投降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同这些人所说,在澳大利亚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国接收的是一个基本上保持完整的澳大利亚,而战后的澳大利亚男人奇缺,又为华人的大量迁入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当然,对于这样的指责是对还是错,林郁青夏科拉等已经在澳大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