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末先祖赵惠文王驾崩,太子赵丹即位为赵孝成王。而燕国君臣,以为年幼的赵孝成王可欺,趁机发兵入侵赵国。赵国以割让济水以东的三个城池令卢、高唐、平原给齐国为条件,请求齐王派安平君田单出任赵将,率兵拒燕。”虽然,那心胸磊落的田单并未行小人之举以虚耗赵国的国力。但想起那被割让给齐国的三城、五十七邑,赵括着实心痛不已。
赵括暗暗下定决心:“我赵括来了,还怎能忍心弃我祖国三城五十七邑。赵括啊!你该做些什么了,这次就看你的了!田单,你这位困于齐国烂泥潭的英雄,且看我的‘一号行动’吧!”
反反复复将“一号行动”的每个步骤、一个个细节厘清后,赵括渐渐冷静了下来。“燕赵之战还会不会发生?穿越而来的我,是不是已经像蝴蝶般煽动翅膀,影响了列国大争之势?”想到此处,赵括摇摇头苦笑,“穿越来的大半年里,自己只是窝在邯郸一城,改造军器坊、选练军统,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吧?看来历史的大势还是没有改变,滚滚江水还是浩浩汤汤东流而去。”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沉浸在揣测中的赵括,情不自禁地诵出了孔老夫子的名句。赵括这一声感叹,让鲁、陈二人大为诧异。心想:“我们神勇无比的赵局长,今天这是怎么了?竟然学起了酸腐儒生的无病呻吟!”
性子爽直的鲁云按捺不住,他觉得有义务劝劝自己的刎颈之交的义弟,忙开口说道:“局长,此乃腐儒酸文,窃以为还是不要吟诵为好。”
“哦,为何如此说。”赵括从沉思中回过神来,问道。
“局长,儒生不学无术,玩弄陈词滥调,大言误国,卖弄风花雪月。于国,于君,于民,皆有害无利。”提及儒家,鲁云神色愤愤然。
赵括早就知道战国之世,儒、墨、法、名等各家、各派论战激烈,没想到今天自己竟然在军统总部第一次见识到。看着面前墨家士子鲁云如此庄重地说话,赵括也明白,儒家的复古、愚民的治国理想,在战国之世,可谓不合时宜。这就是孟子虽然在列国备受尊崇,但谈到治国,列强诸君均敬而远之的缘故。因为列国国君,谁也不想步鲁国日渐衰微的后尘。但平心而论,赵括觉得儒家的“仁”、“德”、“礼”、“六艺”等思想,也有可取之处。
赵括一阵苦笑,刚才自己只是感叹一下时光易逝,历史沧桑而已,赵括现阶段暂时不想掺和儒、墨争辩,部署军统的“一号行动”才是今天的主要工作。
赵括整了整衣衫,把披肩的长发拢到脑后,面色肃然道:“二位处长,自今日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