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则,不管赵王丹之最终决定如何,眼前的秦军降卒,必须安定下来,绝对不能生乱,于是乎,上将军赵括便先行确定了三则部署。
一者,三十万秦军降卒之驻地,定在利于从高处看守、且有水流可饮之老马岭三道狭长山谷之中,由大将申阳率领十三万赵军,卡住山谷两头之出口,同时驻守两侧山岭,以防秦军降卒生乱。
二者,立即从各营分拨三成之军粮,只运进谷口,交由降卒自己起炊。有这三成军粮,秦军投降士卒不至于饿死,同时又无生乱之气力也
三者,将秦军大将、都尉、千夫长以上之将领,分离出来、单独看护。没了领头人,秦军士卒纵然生乱,也是成不了气候。闻听赵括之三则部署,众将便齐声应诺,即刻施行去了。然,此间最难处,在于粮草供给,粮草,这维系大军命脉之物,给赵括出了个难题。要知近五十万赵军之粮草辎重虽可自足,但也只有三月之盈余而已。此番,骤然增加三十万秦军降卒之军食供给,赵军之粮草,立即便是捉襟见肘。
时间已是夏秋之交,几场秋雨落下,老马岭山下已是渐渐寒凉起来。天气渐寒,然,赵军之寒衣尚且没有运来,更顾不上秦军降卒了。虽则如此,赵军既为战胜之师受降之宗主,理当支撑降卒之衣食,于是乎,虽然心有难堪,大将们还是默认了。整整十日之后,大将乐乘与赵王丹特使吴胜车骑同归,上将军赵括闻讯登时长吁一声,心下登时放松了不少,便立即召集众将,准备接赵王丹之王命诏书去了。
“大王诏书:长平大战,击溃秦军五十余万,击杀秦国武安君白起,诚然大快人心哉此战,上将军赵括通盘谋划,战术得当,居功至伟也”那赵王特使吴胜,拖着长音,耐心地宣读着冗长之王命诏书。
王命诏书,还是大为振奋人心的。上将军赵括所请之封赏,赵王丹一概照准,赵军将士竟是人人受赏进爵,便是一片热气腾腾地欢呼,若不是赵括弹压着,那“上将军万岁”之欢呼声,又要嘹亮地响起了。
然则,上将军赵括却是高兴不起来。因了直至诏书读完,也没有一个字提及三十万秦军降卒如何处置。显然,赵国君臣,竟是将这最为关键之事,将这上将军赵括特意提及之事,故意选择性地忽略了。
听完宣召后,上将军赵括大是困惑,便忍不住在露天庆功酒宴上,将特使吴胜拉到隐蔽处询问。那特使吴胜望着上将军赵括,却是心下紧张地红着脸嗫嚅道道:“上将军,吴胜带来了我王一言:上将军身负军国大任,战场之事,何能以王命掣肘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