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体力了,于是他便要赵国的工匠研发一种可以用于大规模战斗的劳动工具。结果由于赵抗要求过高,直到上次北伐快结束的时候第一件能令他满意的工兵铲才被制作出来,所以拖到今天才终于正式投入实战。这种工兵铲的主要用途还是作为挖掘工具,所以刃部不可能有多么锋利,但是kao着铲部足够的分量,一铲子下去敌人不死也得残废。
眼见腹背受敌,纥石烈志宁顿时心急如焚,但他毕竟也是天下少有的名将,很快便按照“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则,作出了他自认为最合理的决定。在纥石烈志宁看来,宋军主将无论多么聪明,也不可能事先想到他会攻击这个方向,所以这些“民夫”的战斗力肯定比不上那大队的骑兵,柿子当然要拣软的捏了。纥石烈志宁以为,宋军的民夫在多个方向开挖,总数极为可观,不可能所有民夫都是精兵假扮的,如果这些有限的精兵集中使用,必然有几个方向防御薄弱,运气好蒙到的话便可以一举突破。而如果宋军将这些精兵平均分布,那么每个方向上的防御都好不了,他就更是怎么突怎么有了。他的这个想法并没有错,虽然如果真的运气不好对上了,那也无法避免兵败,但总比先打宋军骑兵而陷在那里结果被宋军两面夹击肯定失败要好啊!可惜,纥石烈志宁这几年的运气很不好,这次似乎也不例外,他们恰好碰上的就是那些“民夫”中最强的那队。其实也未必一定只是运气不好,因为这队“民夫”的工程量比其他队的更大,纥石烈志宁在潜意识里就觉得这队威胁最大,所以才找上了他们,然而劳动量最大却恰恰说明了他们体力过人,自然战斗力也很可能是最强的。如果纥石烈志宁没那么聪明,他们反而不会这么倒霉,而若他比现在更聪明,看得更深一些,那么也不会一头撞上钢板。也即是说在这种特定的情况下,以纥石烈志宁的智慧、性格和习惯,他是必定会吃亏的。所以世界上的很多事情看似纯粹由运气决定,但其中却往往存在着某种必然性
金军正面对上的“民夫”大约有六千多人,工兵铲虽然军民两用但杀起人来毕竟不能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