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他的管辖,心中却依然有着大金国,答应替他监视辽西宋军,反正按照赵抗和他的约定,如果宋军主动违反协议继续进攻金国,那么他与大宋为敌便不算违约。但不管是完颜雍还是纥石烈志宁都没想到,赵抗早在离开燕京之前,就已经在纥石烈志宁的身边伏下了一枚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棋子
虽然由于纥石烈志宁的军队按照他与赵抗的协议也可以参与讨伐高丽,但是现在金国不但军力大损,财力更是捉襟见肘,连军饷都发不齐,军队的士气难以维持,毕竟现在的女真人当了三十多年主人,早已没有当年那样吃苦耐劳了。这样下去别说吞下高丽了,国内能不能稳定住都很成问题,最后完颜雍不得不向大宋求援。结果刚到任没多久的辽西宣抚使李显忠狮子大开口,居然要金人连辽东半岛也让给大宋。是可忍,孰不可忍,完颜雍这下算是体会到当年南宋面对他们大金国时的憋屈了,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但就在完颜雍绞尽脑汁自己想办法解决粮饷的时候,大漠传来的一个消息改变了他的想法
蒙古大汗忽图刺在得知金国连战连败之后,集结了七万大军准备乘火打劫,当然嘴上的理由是为当年惨死的俺巴孩汗报仇。由于完颜雍的注意力都被南方的威胁给吸引住了,再加上蒙古的全骑兵队伍行军极为迅速,眼看金国就要再次遭受灭顶之灾,结果这时金军中的塔塔尔人哗变,离开了上京前往他们的故乡去解救那些如今已经成为奴隶的同胞,两军在铁岭不期而遇。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军的统帅还没发出命令,其麾下的将士就已经擅自向对方发起了进攻。人数上来看,是蒙古人占据明显优势,但是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塔塔尔人都要更胜一筹,可是比起蒙古人来说,缺乏统一指挥令他们的实力无法充分发挥,毕竟由于事出仓促,他们之中还没来得及选出足以令大多数人信服的领袖,只能将本就不多的军队分成三份,结果塔塔尔人还乡的第一仗就吃了大亏,折兵一万多人
虽然占了便宜,但蒙古人的损失也不小,战死的就超过了五千人。而忽图刺并不知道塔塔尔人哗变的事情,他以为是金军早有准备,塔塔尔人只是金国人派出的先头部队。由于这一误解,忽图刺认为现在的金军仍有相当的实力,还是不要深入敌境冒险的好。结果蒙古人只是象征性地在金国边城抢掠了一把,便撤回了大漠。而那支塔塔尔军队虽然遭受重创,但主力仍存,刻骨铭心的仇恨足以令他们忍受一切痛苦,他们最终还是依然决然地杀回了故乡,并在其后与夙仇蒙古人展开了为期八年的漫长战争
第五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