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还是不必担心的
宋军北进大漠虽然功亏一篑,但毕竟占据大漠最富饶的地带差不多有一年时间,被迫离开的家园的各大部族在这段时间内不得不kao那些贫瘠的草场苟延残喘,数十万头牲畜因为食物不足而饿死,使这些部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光饿病而死的人口就多达十余万,再加上各部族间因为争夺剩余草场和维生的食物而大打出手,使得伤亡进一步增加,总计不下三十万人。
损失虽然是普遍的,但那些英雄人物的与众不同之处,便是他们即使在面对不利环境时依然能够发现其中的有利因素并加以利用,铁木真与札木合兄弟二人都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势力不但没有衰弱下去,反而进一步强大起来。而铁木真做得更好一些,一来是他有一支完全拖产的军队,既利于征战,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二来是他的胸襟更加广阔,即使是那些当初归附大宋的部族,只要对他有用,他也不计前嫌欣然接纳。而他自创的那套原始军事制度,则使得这些新的部下迅速被其完全掌控,而很少有背叛他的机会。
眼看铁木真渐渐有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倾向,札木合可不像义父王罕那样老眼昏花,他终于无法再忍耐下去了,他出兵偷袭了铁木真的营帐,但却没能一击毙命。侥幸逃过一劫的铁木真立刻展开了反击,尽管由于实力的差距,铁木真在初期多次战败,但他所创的军事制度与其强大的个人魅力发挥出了扭转乾坤的作用。铁木真的部属即使被俘或者打散,绝大部分都会想法设法归队,而札木合的部属则有很多人被俘后便彻底倒向了铁木真,而且其后也一直死心塌地。就这样,随着战争的持续,铁木真的实力越来越强,而札木合越来越弱,胜负的天平已经开始倒向了铁木真。
意识到前景不妙的札木合大肆屠杀战俘以立威,而铁木真则针锋相对地给战俘好吃好喝,甚至还发给马匹送他们回去,草原上的人心迅速开始倒向铁木真,札木合终因部下的倒戈而被铁木真彻底地击败,几乎仅以身免。在这数年之中,本来有能力改变这一切的王罕,却因为年老迟钝没有作出半点干预,眼睁睁看着札木合兵败。这样一来,铁木真终于摆拖了一切的束缚,成为翱翔于草原之上的雄鹰。
王罕再怎么迟钝,这时也终于发现自己很快就将大难临头,便在札木合与他儿子的劝说下与多个要好的部族会盟,集中一切可以利用的军力试图绞杀铁木真。然而,札木合率领他的本部精兵都不能战胜铁木真,又怎么可能带着这些杂兵取胜呢?何况王罕父子对札木合也心存猜忌,虽然任命将手中兵马交给他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