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论点遭到了赵恢的严厉批评,在他看来,日本人主动挑起战端,便意味着两国已经进入战争状态,这时如果大宋服软,只会助长日本人的气焰。何况日本如今的军事技术已经超过了大宋,唯一的弱点就是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如果让他们吞并了金国,只会更难对付,万一他们再与蒙古人联手,那搞不好会成为大宋的心腹之患的。所以,即使本着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宋也必须出兵打败日本。
不过,话虽这么说,再没想到对策前,大宋的海军舰船再多,也很难与日本装备了大炮的新式军舰抗衡。可是赵恢的思路一向开阔,并没有被这个问题难住,他认为海军再怎么强,也需要由陆军来决胜负,所以只要在朝鲜半岛将日本陆军歼灭,日本的海军再强也无力回天了。而大宋的经济与科技总体实力远在日本之上,相信用不了多少年就能研发出比日本更强的火器并加以推广应用,到时候再收拾日本海军,打上日本列岛兴师问罪也不迟。
情况比赵恢预想的要好得多,大宋的绝大部分科学家都是热爱这个国家的,他们都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军工方面的研究之中。而尤其幸运的是,大宋其实已经有了比日军火器更为先进犀利的装备,发明者正是大宋化学的奠基人张天宝。由于家境富裕而且早已功成名就,所以虽然自己研制的先进火器一直得不到军方大佬的认可,张天宝也从没有生出向外国转让技术的想法。直到现在国家需要,他才将一年前试验成功的燧发火枪与造价比日军青铜炮便宜得多的铸铁炮献了出来,令大宋在军事技术上重新占据了优势。然而,这些装备还没有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部队直到官兵们熟悉性能并能熟练地操作也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局势恶化之迅速则远远超出大多数人的意料。
金国皇帝完颜雍这些年早就已经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在听到日本入侵后再受打击,终于病倒了,这一病就再也没能好起来,而他的太子允恭在几年前就已经病死。新登基的皇太孙完颜璟现在还不到二十岁,又如何能够应付眼前的烂摊子呢?何况完颜璟生性懦弱,根本镇不住那些元老勋贵,而蒙古时不时的勒索更是令其喘不过气来,再加上各族屯点早在当初蒙古入侵时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离心倾向,偌大一个金国很快便分崩离析
日本陆军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他们不顾身体的疲劳长驱直入,很快便控制了整个朝鲜半岛。由于高丽灭亡不久,高丽人对金国普遍没有多大的认同感,再加上源义经严格控制了军纪,所以日军在朝鲜半岛并没有遭遇强烈的抵抗。但是,当他们向北越过鸭绿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