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她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一家酒馆里出来,她飞快跑上去,拍了拍那人肩膀。
男子转过头来,是离开许久的余子明。
余子明惊诧望着眼前穿戴富丽的宣水袖,宣水袖也惊奇看着一身锦缎头戴镶玉冠的余子明,谁都想不到分别之后的再遇,竟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原本两个山里乡村的少年少女,此时竟被装束换了个模样。
两人一同走在街上,余子明告诉她,十七岁之后,从小资助他的那位贵人就将他带去了都城并收为义子,此次回来便是探望父母的。宣水袖则告诉他自己是沾了宣如黛的光住进王府。余子明了然一笑,瞬间却是不令察觉地锁了锁眉。
从那之后。余子明出入王府渐渐成了平常事,外人都说余子明是看上王妃的妹妹了。
一场大雨之后,气温骤降,宣水袖染了风寒。
余子明送了宣水袖一件红梅绣花披风,披风盖在身上暖意浓浓,肩上的梅花衬得宣水袖两颊扑红扑红。
宣水袖搓暖小手,伸出去握住余子明的,笑着问:“子明哥哥,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因宣水袖这个小动作,那双向来温和平静的眼睛里荡起剧烈的波澜。
余子明顿了好一会儿,才平静说:“你是宣如黛的妹妹,我也当你是妹妹,自然要对你好的。”
宣水袖的心轻轻一沉,有些颤抖地垂落手掌。
余子明绕到她身前,将披风系带为她系正,大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微笑离去。
此时的宣水袖已经不是在河边采珍珠的懵懂少女,再次见到余子明的时候,她心里有了悸动,尝到暗慕的滋味。而余子明今日之言,等同于拒绝。宣水袖的心里,此时尽是失落和刺痛。第二日,两眼便红肿得不像样。
宣如黛看到她哭过的样子,跟侍女稍稍打听了消息,之后紧抿着唇一言不发,看着侍女给她敷眼睛,直到消肿才离开。
几个月后,余子明的生辰到了。
宣水袖偷偷绣了一只荷包,当日紧紧拽在手里跑去找余子明。可是余子明不在家,也不在街上。回府到院,倒看到那熟悉的身影温文坐在亭子里。
看到宣水袖,余子明马上向她走来,一双深邃黝黑的眼睛似乎急于诉说什么。宣水袖背手藏着荷包,歪着头望着他。自那日披风之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