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的。美国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多次引领世界产业革命先河,撇开其他原因不说,就精神信仰层面而言,清教徒精神无疑是其根本的精神原因。
想了很多,肖志华在琳娜期待的目光注视下,轻轻点了点头,还没等他说出附加条件,就马上获得了奖赏,一个热烈无比的香吻。
第一卷 筑基 第五十三章 着书与时尚
更新时间:2010…9…5 21:34:55 本章字数:2375
历史上,着书一直是很容易出名的捷径。如果能够推陈出新,自立门户,自己创建出一个全新理论系统,也就是有能力开宗立派的人物,则能被世人称为宗师,实在是莫大的荣耀。当然,这时不象后世所谓的明星出书,说是有人润色,其实是不是自己所写,那只有天知道了。现在敢写书的那可都是专业人士,才高八斗、下笔千言,是一点也不含糊的。
肖志华自认文笔与这些国学大师差得太远,可他却并不想学后世明星的做法——找人润色润色。因为在他看来,词藻华丽,晦涩难懂,国学大师们的这些优点着实不可取。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最好是小学程度的都能理解,这才是他刻意要达到的目的。
于是,肖志华每写完一部分,总要找些人来试验一下效果,比如阿桃、琳娜,连宋耀如都被抓了劳工,带回家一部分书稿给孩子们读,看他们是否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
肖志华这么做也有他的深意,因为要说玩文字游戏,那中国人敢说老二,就没人敢称老大。特别是文言文,精炼是精炼,但一字之差,却能生出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意思来。而肖志华所着的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却正是偏重于法律法规,需要的是尽量严谨,让人无隙可钻。所以,他宁肯用白话多写几句,力求周到细致,绝少破绽,也不想用文言文的寥寥几字来概括。
由于他的撺掇和说服,爱国学社虽被解散,但大部分学生进入了新建成的圣约翰大学,也使圣约翰大学打破了只收教徒和教徒子女的老规矩,这比历史上卜舫济作出此决定要早了好几年。
为了使有些学生能够承担学费,肖志华给他们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每到礼拜天,这些学生可以到建筑工地、印刷厂、药厂打零工。肖志华还定期将自己的专利费拿出一部分,加上卜舫济的筹款,在圣约翰大学设立了奖学金、助学金,此项举措使得圣约翰大学不再是有钱人的贵族学校。
此时正是晌午,太阳象一团火,晒在河面上,连远处流动着的河水,都似乎热气蒸人……陶成章洗了把脸,蹲在墙边的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