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角力,这两次危机,现在都表现出德国统治者的大胆敢为,但也暴露出谋划不足的特点。德国每次都是旨在威胁和打击法国,而得到英国和俄国支持的法国已不再是以前的羔羊了。应该不出所料,危机中尽管德国一再兵戎相向、杀机毕露,但会被法国顶回去。当然,德国国内正暴发经济危机,此时英国如果强硬支持法国,德国也不得不暂时退让。”
“也就是说,雷声大,雨点小了。”总统特别顾问袁世凯若有所思地说道:“摩洛耳危机,协约国定然会联合施压,而且必须要有一定的实际行动来威慑德意志。
俄国,应该会将注意力转到欧洲,那岂不是对我国很有利
“既然有利,何不趁胜扩大战果,彻底解决问题?”黄兴疑惑地问道。
“趁胜扩大战果,不一定要用军事手段。”宋教仁说道:“而且将俄国逼急了,使他们怀恨在心,一旦摩洛哥危机解除,岂不是要卷土重来。我们要的是一个相对和平的发展环境,可不能天天忙于战争。”
“总统说得对。”肖志华补充道:“从国力来讲,我国不如俄国,只不过此次以有备击无备,倾力以战才取得了些许战果,切不可得意忘形,狂妄自大。俄国现在要将重心移向欧洲,这是俄国本身的要求,也是英法两国希望看到的结果。趁此机会,我们应该尽可能通过谈判取得有利的条件,暂时结束战事,倾力发展国力。”
“俄使提出的调停意见,过于苛刻,不能接受。”第一副国务卿王宠惠说道:“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底线,最大限度地争取利益。暂时卓取不到的,也不能急于签约,可以留待日后形势发展再作计较。”
“对,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谈判条件,英法两国公使今天下午约见,想来必是为了此事,我们应该提前做出应对。”肖志华点头赞同道。
宋教仁翻看着俄国公使发来的调停条件,逐条分析道:“政府可以承担暂不改变外蒙古原有的地方自治制度。但对一些分裂分子必须加以惩诫,而且必须派遣监督专员。允许外蒙有权组织军备、警察,非蒙族人不准向外蒙殖民。这条前半句不能答应,后半句可以考虑。不在外蒙派兵、设官、举办殖民。这也不能答应。看来,我们还是重新讨论制定一套完整的条件更为省事
“确实如此,俄国人的调停条件,看起来就窝火。”黄兴点头赞同宋教仁的意见。
“倒也不无参考作用肖志华笑道:“俄国人不答应的,我们偏要做,俄国人同意的,我们偏不答应,这不就行了。”
“你倒会偷懒。”宋教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