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了德国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并高度评价了中德业已建立起来的深厚友谊,并向德国工商业人士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投桃报李,以夷制夷,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肖志华的讲话给了此次访德定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调,谦逊而朴实的作风也给德国人以非常好的印象。
从建国之初,中国政府就表示出了对德国的亲近和依靠,重新延续了中美德三角联盟的设想。而就在不久之前发生的外蒙问题上,中国政府也表现出了一颗棋子的作用和沉悟。
国与国之间便是如此,有利即是需要。历史从来没有什么不变的原则。没有任何国家不可以结盟,也没有任何国家不会成为本国的敌人。
杯光酒影,宾主尽欢,中国代表团带来了很多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作为礼物,这些小东西或许不值几个钱,但的确使双方的关系显得更加融洽。
夜深了,宴席结束了,肖志华没有马上去休息,而是与新任德国公使蒋作宾进行了商谈。
“维也纳是一个贵族满街走的的方。任何较高级的文武官员在退休时都会被册封为贵族。奥地利贵族最会享受,所津津乐道的是宴会、狩猎和恋爱。他们无意功名、漠视国事,请他们当部长被认为是一种莫大的个人牺牲。所以帝国政权也就操持在匈牙利贵族的手中。”蒋作宾略带轻蔑地介绍着奥国的情况。
作为共和国政府的第一任公使。德国政府对蒋作宾的到来表示了足够的礼遇,专门开了一辆车到德国瑞士边境迎接。在拍林站,一些高级官员都出来迎候后任大使再无此热烈场面兄
在蒋作宾到拍林前,中国驻德使馆,竟连一辆汽车也没有,遇到外事活动,临时借车,手忙脚乱,不仅误事,也常为人笑话。不仅如此,其馆内外破旧之状也实在令人惊讶。檐壁斑录,窗帘破旧,椅面碎洞相连,暖气常无,被外人讥笑为“冷宫”他到任之后,立即着手设计修缮房屋,更换室内陈设,安装对讲机、暖气等设备,使公使馆面貌焕然一新。深秋,在馆内开宴会时,即使袒胸露背的女宾,也都不觉一点凉意。从此,“冷宫”这一绰号再无人提起。蒋作宾又定做了一辆汽车,驻外使公馆,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他很注意在这个窗口树立中国的威望。
对于如此年轻的驻外公使,肖志华是很看重蒋作宾的能力的,希望他在欧州这个多事的件交大舞台上多加锻炼,对他的一些要求也很支持。
“奥国确实是列强中比较弱的一个。”肖志华点头赞同道:“德国拉上这样一个拖累的盟友,确实很不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