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邦调查局。
监察部,调查局,这是两个卓有成效的使政府官员不敢胡作非为。欺上瞒下的机构。同时,也是使国安部不至于一家独大,影响到权力制衡原则的一个,举措。从开始行使职权到现在,已经有不少官员落马,这有力地震慑了官场。另外,政府还预备出台相关防范官员职务犯罪的法律法规,使整个反腐链条完整起来。其中,财产公开,收授礼物公开等条文已经被媒体所知晓。
中国官员的腐败是有历史根源的,具根深蒂固,只要松懈,只要有空子有钻,那些敢以身试法者便大有人在。正如荷马里所说的三大原因之一,哪个原因都是要花大力气加以改变的。对此,肖志华这个有着两世记忆的人,更加有着切身的体会。
制度防范,制度弥补缺陷,这才是重要的,光靠人治是不行的。而且严刑竣法是很必要的,中国能当官的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犯了罪。就用不着对他们客气。
第二卷 大潮 第六十三章 胡汉民的烦恼
更新时间:2010…10…18 12:28:55 本章字数:2846
江是个明媚清新的早晨,细小的云片在浅携明净的天乍甥凡起了小小的白浪,黄浦江上浮漾在那里的一江朝雾,减薄了几分浓味。
胡汉民身披睡衣,伫立在窗前,在这样明媚清新的早晨,他却是愁眉紧锁,双眼微布血丝,显然是昨夜没有睡好。
孙中山远走海外考察,内情他是知道的。为了不使同盟会因此而土崩瓦解,他毅然留下来,一方面担起干事长的责任,维持这个政党;一方面他在上海兢兢业业的工作,争取不让政府找到撤换他的理由,多少也为同盟会挽回些声势。
或许是他极力倡导的合作态度;或许是复兴党方面也不想做得太过。将同盟会彻底瓦解;或许是复兴党认为已经取得了胜利,同盟会已经构不成威胁;总之,这一年多来。胡汉民在上海市长这个位子上坐得挺安稳,工作也做得不错。最大的亮点便是上海贫民区的改造。
上海作为国际都市,是共和国对外的主要窗口,体现着国际形象。所以,政府对此很上心,胡汉民也卖力气。除了财政拔款外,他四处筹措。发动贫民,本着谁出力谁受益的原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使贫民区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当然,上海作为金融中心,还有着上海工业区和松江轻仿城,税收比较充裕,这也为胡汉民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另外,同盟会在他的主持下,逐渐向温和派过渡,激进主张越来越少。倒也吸引了不少民众参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