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能如此了。”宋教仁有些无奈地说道:“今年,国家财政刚刚有些起色,却又要支出如此大的一笔款项,实在是 。看来。也只好再让志华去筹措一些了。”
“志华准备怎么办?”黄兴皱眉问道:“是不是和马上要来的德国代表团有关系?”
宋教仁点了点头,说道:“虽然我们都想将自己的领先优势保持下去。但这并不容易。志华说得对。只有创新和发展,才是正道。否则,除非你将自己的新东西藏起来,但只要你拿出来用,早晚就会被人学去。别的国家的工业科技能力郗超过我国,想保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索性共同开发研制。”黄兴说道:“利用新东西的暂时领先。卖个好价钱,用别人的钱发展壮大。”
“是这个道理。”宋教仁点了点头,说道:“当然,志华还有别的想法。看现在的国际形势,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战争似乎已经无法避免。现在只是个,时间问题。如果爆发大战,中国这样的弱国还是先置身事外,比较合适。而列强之间的争斗。无论谁胜谁负,都必然会削弱他们的实力。志华的意思,是想让这些国家打得凶一些,损失大一些,这对中国来说。很有益处。”
第二卷 大潮 第四章 回京
更新时间:2010…10…29 17:46:37 本章字数:2566
虽然现在是 口旧年。但世界大战巳经触即发。正如锁丘,代俾斯麦所预言的:欧洲大国总有一天会为了几个巴尔干的蠢货打一场欧洲大战的。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没有使参战各方获得满意的结果。塞尔维亚想的到亚得里亚海的出口,却因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极力反对而未得到;希腊抗议意大利瓜分了佐泽卡尼索斯;尤其是保加利亚,参与了大部分的军事行动后,感到伦敦协约所做出的领土分割条款使之输掉了塞尔维亚。因而向贝尔格莱德的宿敌维也纳寻求帮助与支持。
因此,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停火不到一个月,保加利亚向塞尔维亚发起了进攻。罗马尼亚、希腊、门的内哥罗和土耳其立玄支持塞尔维亚,向保加利亚宣战,而保加利亚此时发现自己完全处于孤立地位。另一方面奥匈帝国对此持谨慎态度。不予参战。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与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不同,它是一次争夺领土的王朝战争,其背后是大国争霸巴尔干的斗争。同盟国与协约国这两个势力均等的集团在外交政治看起来似乎是确保稳定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但两大联盟内所具有的明显的矛盾却越来越尖锐:意大利是奥匈帝国的宿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