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德国。可是还有美国呢,英国也可以考虑。在战前的最后冲刺阶段,一分钱也是好的。而在大总统的支持下,国会已经通过了财政部的提案,将对国内的工商企业给予更宽松、更优惠的贷款支持,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中央银行的储备。
总之,为中国能在一战中获取最大的利益,能够借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而崛起,肖志华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在拉着周围的人为这个目标而奋斗。眼看着时间越来越近,他满怀憧憬,而又有些忐忑地等着那个日子。
机遇和挑战并存,那个日子对中国来说,确实是太重要了。只要顶住东洋日本的压力,那就是前途一片光明;反之,没有什么反之,打败了也要一起拖着日本继续下去,绝不妥协,绝不谈和。绝不能再用中国的血,喂饱小小日本鬼子,让他们踩着中国的脊梁向上爬。
虽然目前并不是与日本决一雌雄的最好时机,但忍让是不行的。而且中国需要一个借口,完全或基本断绝对日本的资源性物资供应。所以,肖志华既想不给日本人插手青岛的理由,又有些期盼日本在对华政策上的蛮干,正如历史上强压袁世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那样,不仅未能给日本带来预期的利权,反而在国际上引起了英美的警慢,在中国国内招致极大的反感。
第二卷 大潮 第十四章 最后的协议
更新时间:2010…11…16 23:35:38 本章字数:2048
汁间在肖志华的期盼中慢慢讨尖,局势也变得越来越紧敌,口中国的处境却变得宽松起来。
青霉素开始投向市场,不仅拯救了无数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对战争的重大意义也开始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当时战争中的伤病员,限于医疗条件,最容易受到感染,而得了败血症的患者基本上便没有了生路。
但现在青霉素创造了奇迹,使伤病员的救治变得容易起来,而伤病员的救治,将直接影响和制约部队战斗力的恢复与再生。正如法金汉向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所说:“几瓶青霉素就可能挽救一个伤员的生命,而这个伤员伤愈后,更大的可能是成为更勇猛,更老练的士兵。战争一起。将有成千上万的伤员等待救治。哪怕用青霉素救治好其中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那就意味着德意志帝国将又拥有了一个团,一个旅,一个师的部队。大量伤员能够转危为安,不仅能使士气大增,乐观的说,甚至可能扭转战局,,
虽然中国定时供应德国车霉素,但这样的数量即使用在医院尚且不够。更不用说战时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