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望就设立在荥阳。所谓郡望,也是一种身份的代表。就比如后世人相互介绍,说自己是什么什么地方的人一样。荥阳郑氏,在北朝后共有七房,分别是白麟、小白、叔夜、洞林、归藏、连山和幼麟(郑幼麟,亦即郑羲)。郑大仕,则属于连山一房后裔。
隋朝时,郑氏最为著名的,就是曾帮助杨坚篡周的郑译。
且不管郑译是出自什么目的,总之他有从龙之功,故而最为兴盛,也是郑家嫡传。
李建国暗自咋舌,难道自己重生之后,就要变成这郑家的一员?
——————————————————————
今日第一更,晚上还有两更,恳请推荐收藏!!!
第三章 门阀之郑氏(下)
郑大仕,时任隋朝骠骑将军。(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ар。1⑥κXs。cOm(1⑹κxS。СOM。文。學網)不过他这个骠骑将军,和东汉时期的骠骑将军可不太一样。隋朝的骠骑将军,只是府兵制度的基层军府主官,论品秩不过正四品。
而郑大仕的独子郑仁基,在朝中担任通事舍人,品秩更低。
由此可以看出,荥阳郑氏在入隋以来,的确是没落了。虽然还有郑译这一支在支撑,可郑译已故去,郑译的后人依靠着余荫勉力支持,显然已无法和当年相比。
不过,汜水关距离荥阳不远,郑家的名头,还是很有用处。
最明显的,就是那汜水关守将在得知郑世安的请求之后,二话不说,立刻派人打探。
李建国也说不清楚,那言家村是在什么位置。
但距离汜水关,显然隔着一段距离。如此追查,自然不可能查找到什么结果。于是在两天后,郑世安从汜水关守将的手中,拿到了相关文书,随郑大仕启程离开。
开皇年间,隋文帝对户籍的管理,非常严格。
特别是针对世族门阀中所隐匿的人口,更格外关注。丞相高颖,更是几次进行普查,以严格户籍的管理。当然了,世族门阀若是想要隐藏,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只不过郑世安五代服侍郑家,身份和地位和普通奴仆不一样。所以当他要收养李建国的时候,自然会为他办理户籍。只不过在相关文书上,李建国的名字,已变成了郑言庆。待到回转荥阳以后,再办理相关手续,就算有了正式的身份。
郑言庆?
在郑世安的怀中,李建国反复的重复这样一个名字。
他知道,从这一刻开始,他就算正式融入进了这个时代。从今以后,他叫郑言庆!
从汜水关到荥阳,并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