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岂不是和咱们郑家一样,都是门阀世族?”
郑世安笑着点点头,又摇了摇头。
“说是这么说吧……如果论年月,这窦家的时间恐怕最久远。从清河观津窦姓开始,至今已有八百年的时间了。不过,观津窦氏和平陵都是,被胡化的很厉害,血统早就不纯了,如何能与我郑家相比?
观津窦氏,自北齐天平三年,窦泰战死之后,已青黄不接,早就没有了声息。
而平陵窦氏胡化的最厉害,也算不得纯正士族……呵呵,其实窦家现在挺尴尬的,在武川人眼中,窦家是士族;可是在士族眼中,窦家却是出自武川,不肯承认。
只是窦家的运气好,北周的时候,神武公夫人是北周皇室;开皇以后,窦荣定却成了皇上的姐夫。不过,窦家的能量也不小,特别是窦老三的孙女,嫁给了唐国公,其地位越发稳固……言庆,你如果不想去窦家村学就读,我也可以推掉。”
没想到,这窦家的事情,居然这么复杂!
郑言庆倒是不介意和窦家攀上关系,因为这窦家的背后,不仅仅有隋朝皇帝撑腰,更重要的是,那个唐国公李渊是窦家的女婿。说不定,可以借此机会,和李渊搭上关系?
恩,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言庆早就想和李渊搭上关系了。
特别是当他得知,那李渊的长子李建成,竟然和郑家有婚约,他就开始动了心思。
只是一等五年,李建成连个人影都不见,更不要说李渊了。
现在有窦家这个门路……恩,正好可以试一试。
虽然说只是村学,还进不了窦家的核心。但有这么一个关系,将来也容易说话嘛。
未雨绸缪的道理,郑言庆很明白。
也不知道,那位英明神武的唐太宗,现如今多大了呢?
“言庆,你怎么不说话?”
“啊,爷爷你刚才问我什么?”
郑言庆想的出神,没有听见郑世安的问话。
郑世安笑道:“我刚才说,你要是不想去纥豆陵家,我可以现在就去找大公子说。”
“去,为什么不去?”
没错,郑言庆是懂得很多诗词歌赋,可问题是,他对隋唐时代的文化,认识还非常的薄弱。能通过村学出来,也能更深刻的加以了解。最重要的是,能借此机会,拉近和李家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郑世安见言庆态度坚决,也就不再赘言。
数日后,郑仁基派人来田庄,告之郑世安,郑言庆可以去窦家就学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