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钟。
每逢上课的时候,他只要一敲钟,百息之内,就必须在屋里坐下。
否则,他就会用戒尺打手掌心。郑宏毅和徐世绩都挨过颜师古的尺子,所以立刻小跑着,回到了书房。
“今天,我们接着讲仓颉篇……”
颜师古见徐世绩和郑宏毅坐好,面带笑容,准备开讲。
说实话,对于这两个学生,颜师古非常满意。特别是徐世绩,往往能举一反三,聪慧至极。得贤才而授之,是一种乐趣。颜师古家学渊源,所以格外重视教育。
可也奇怪,不知是因为没有听到故事还是怎地,平日里一向乖巧的郑宏毅,突然在课堂上捣乱起来,“先生,仓颉篇好生无趣,还不如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有趣呢。”
徐世绩一旁闻听,吓了一跳。
这小祖宗,怎么当着先生的面,就敢开口?刚才不还告诉他,不要和别人说吗?
果然,颜师古脸色一沉,“宏毅,这桃园结义,又有何典故?”
第廿一章 李先生(上)第三更
窦家族村,并不是单指一个村庄。(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ωωω。1⑹κxS。Сom(1⑥κxs。文。学网)
沿伊水而南,有十几个大小不等的村落,是依附在窦家羽翼之下而生存。这族村一众,竟有万余人。如果把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城镇。窦家自南北朝以来,始终站队正确,与关陇军事贵族、关东门阀世家结成了庞大的网络。
窦毅是北周外戚,窦荣定是隋朝外戚……
如果算上两汉时期的窦家,再加上以后的李渊,那窦家可真能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外戚世家。就是凭借这样的站队,窦家在洛阳的族村实力,早已超过了郑家。
不管郑家是否愿意承认,窦家这个有着不弱于关东士族历史的老牌门阀,在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沉沦之后,已重又焕发生机,显示出无与伦比的活力。他们有内涵,同样也有实力。即便是关陇军事贵族,面对窦家的时候,也不得不多几分小心。
郑世安似乎有些看不起窦家,认为窦家血统不纯,早已胡化。
但郑言庆却不敢小觑窦家……这样一个八百年之久的贵族门阀,在朝代更迭之中,却愈发强盛壮大。套用一句后世的话:窦家的人,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政治头脑。
他们懂得选择,懂得顺势而为。
一次选择正确,可以说是运气;但次次选择正确,那可不单是运气,更多的是眼光。
毫无疑问,窦家的人,极具眼光。
所以,当郑言庆踏入窦家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