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自行决断吧。”
这两个四旬壮汉,正是天策府大将秦琼和程咬金。
李世民在承天门外遇险,程咬金率先觉察到情况不妙。他是个有眼色的人,一见事有蹊跷,立刻就赶奔东宫,与秦琼汇合后,逃离长安。按照他们当时的想法,是准备去潢关。和盛师彦汇合。至于日后的打算,在当时两个人都没有考虑清楚。只是不等他们抵达渣关,姚懿就已经占领了潢关,盛师彦更是未做任何抵抗,便归顺了李言庆,
随后,姚懿兵发谓南。
薛仁呆率部看似支援,实际上却早已经投靠了李言庆。
毕竟,薛仁皋和李言庆的关系很密切。早在李言庆还居住于洛阳竹园精舍的时候,他和薛仁皋就成了朋友。此后李言庆和薛仁皋多有来往”薛举病逝的时候,曾叮嘱薛仁呆兄弟投奔李言庆。却不成想两兄弟还没有出关中,就发生了李言庆在荣阳郡易帜的消息。
那种情况下,薛仁呆自然不敢去找李言庆。
随后正逢李轨造反,李玄霸率部出征武威,薛仁呆兄弟于是就隐姓埋名,投靠在李玄霸帐下。
只是,二人在李玄霸帐下并不得意。李玄霸看似重视二人,却又处处对二人提防。
按道理说,薛仁呆和薛仁越立下的战功,足以令他二人超过梁师泰的地位。
但梁师泰却始终是赵王府的第一武将,甚至比他们更晚归附李玄霸的侯君集,也爬到了他兄弟的头上。
在这种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李言庆的一封书信,突然出现在两人的面前。
时李言庆尚在岭南,不过在书信中,对二人的处境做出了一个分析。毕竟薛仁皋有过自封为王的经历,李玄霸哪怕是看重他,也不可能对他兄弟小一言言庆在信中说。让他们暂时忍耐一出凹大中必有事由发生,到时他希望薛仁呆兄弟能站在他的一边。
果然,在武德七年,发生了杨文干之乱,,
薛仁最兄弟本以为李言庆所说的事由,指的就是杨文干之乱。
可是当他兄弟随李玄霸抵达长安后,却发现这情况,绝非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对李言庆,薛仁呆从小就很佩服
不过以前他佩服的是李言庆的狠辣和勇武,而现在,他则佩服的则是李言庆的算无遗策。
其实,姚懿攻打谓南,只是一个幌子。
真正的目的,就是要薛仁皋出来,然后设法领李言庆混入长安。
秦琼和程咬金的出现,说穿了也只是一个意外而已。李言庆之所以会带他二人一起行动,则是希望借由二人之手,来获取天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