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张,赵几位将军时常来叫他过去学习,也只是抓着动脑疲乏,抱着休息一下,劳逸结合的态度,去学上那么一会。
这样虽然不能在短期内成就什么太快的进展,但是韩罡却还是收获不少,想以韩罡的资质来说,现在虽然进展不快,但是就他平日一旦有闲暇就刻苦习练劈砍,枪术,骑马的各种武艺的基本动作的努力情况上看,这基础大的可谓是相当扎实。
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与生死之境真正的磨练出适合自己,符合自己身体条件的韩家刀法,或者枪法了吧?韩罡固然是聪明,但是聪明却不一定就代表能真正的繁衍出自己的武艺,所以眼下谁也说不好韩罡将来的武艺成就是怎样的。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想师傅的话语已经点的通透,韩罡要是还向以前那样,岂不是知错犯错的傻瓜行为?他也是有着自己野心抱负的人,可不甘心只做一个军中常见的战将。
就在韩罡心中想着什么的时候,却听诸葛亮平静的讲解道:“此间政务,虽然不是很繁杂,但是却足可罡儿一下观大,想政务之事,一个处理不好,引来的就是人心不稳,设计崩塌,所以罡儿你要记住。政务虽小却不得不严肃待之,却不可存在什么侥幸的心理。”
听着师傅诸葛亮的教诲,韩罡面色一阵凛然,郑重的点了点头,表示记下了。
就在此时,忽听门外有人传唤道:“军师,荆州公子刘琦劳军之军,已到新野俩里处,主公叫我过来唤军师过去。”
听着这传话兵士的话语,不难听出,眼下的韩罡还没有的职务跟身份,这倒不是刘备看轻了韩罡,而是多次想封赏韩罡官职,都被诸葛亮拦阻了下来,一来是因为韩罡年纪太小,还不能给人信服的理由,二来是刘备封赏的或者是军中督尉或者参军以来的官职,这些可都是带兵不少的实权官职,对于诸葛亮来说,连他自己都是信奉“无功不受禄”的,眼下就连“军师”一职,都自谦为代领,又怎么会眼看着徒弟,领那受人诟病的官职?
虽然他这“代领”说法刘备无奈下也承认了,但是再傻的人也知道,刘备是不拿这话当回事的,想诸葛亮都是“代领”,那谁还可以胜任这个官职?无疑诸葛亮是表明自己“无功不受禄”的决心,也是因为才刚刚效力,不给军中老人诟病的机会而已。
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