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婴塞一百个有正经出身的人过去!
这兄弟俩真是绝了,一个敢张口要,一个还真敢给!
三个老头儿气势汹汹地去求见李二陛下,要李二陛下给个说法,要不然他们就坐在议事堂里不走了!
李二陛下看到这仗势,有点头疼,讪讪然地把人选划掉一半,勉勉强强删减成五十人。删减完了他还在那叹气:“元婴去封地这么久从不跟朕讨要什么,难得他开一次口,难道朕连他这点要求都不满足吗?当初父皇临终前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放心不下这个幺儿,拉着朕的手把他托付给朕,要朕好好待他……”
长孙无忌三人对视一眼,决定咬牙认了。
要是不认,李二陛下肯定还得继续叹着气说什么他们父皇母后早早没了,剩他们这批兄弟在,特别可怜,特别孤苦无依。
这招李元婴在长安时使过一次,听完那套可怜无助小白菜的说辞后他们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有你们这种坐享天下富贵的小白菜吗?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我虽然不在长安,但是长安依然充满我的传说!
193、第 193 章
照着李元婴早些年的德性; 冬天打死不会再出门。今年不一样; 今年他感觉浑身上下有用不完的劲; 到冬天都不觉得冷,一天到晚在外头蹦跶; 随着天气渐冷; 外头逐渐少了很多买不起厚实冬衣的百姓。
入冬后李元婴亲自点名见了各家炭行的当家人; 要求他们精炭可着劲涨价没关系; 普通炭不许抬价; 得让百姓用得起。平衡完炭价,确定没人故意哄抬价格; 李元婴又照着前两年的惯例叫人把鳏寡孤独、将士家小的名册送过来; 组织人手挨家挨户送碳送冬衣,不能叫他们过不了冬。别的地方他不晓得,他只知道滕州境内不许有冻死的人。
不想今年送出去的东西竟被还回来一批。
负责落实此事的是唐璿; 他第一时间去和李元婴说明怎么回事:“炭他们收下了,冬衣没要。他们说去年和前年都送了,冬衣还新着呢; 可以继续穿; 今年的新冬衣他们不要了; 送给更需要的人。”
百姓家的冬衣都是一年接一年地穿,哪怕破了、漏絮了,缝缝补补也能继续穿下去,甚至还会兄传弟、父传子,一件冬衣好几个人轮流穿过才算穿够本!
要是东西是别人送去的; 很多人肯定想着“白给的东西不要白不要”,绝不会退还回来。但东西是李元婴让人送去的,这两年多来李元婴叫人把每个政令都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