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格外“照顾”,以至于到如今,那种刺眼便成了眼中心头的一根刺。
赵黼本不欲多看,却偏连看了白樘数回。
但任凭他眼带飞刀,白樘却兀自岿然不动,仿佛浑然不觉。
反是其他几位大臣,见他入内,不约而同转头来看,或惶恐,或畏惧,或坦然。
此刻众人所议的,正是沈正引的种种罪行,加上白樘先前所查,越发是铁证如山。
末了赵世道:“着白爱卿跟梁爱卿两人,偕同静王,查办此案,要紧之时可调用镇抚司人马,勿要出任何纰漏,更不可引发京内慌乱。”
白樘同监察院梁御史,静王三人出列领命。
群臣出门之时,白樘略停了停,却见云散雪停,头顶竟已经是满天繁星。
因黎明将至,东边儿天空上,隐隐地透出一丝朝霞的红,白樘打量着,满面却是喜忧参半。
殿内,因众人皆散,赵黼道:“你叫我来,就是想让我看这一出戏?”
赵世道:“如何不懂?是为了你清路,也让你看看清楚,以后你该重用的是那些大臣。”
赵黼哼了声:“风水轮流转,当初死活不肯落在我手里的东西,如今死活要往我手里塞。说出去只怕没有人肯信。”
赵世道:“黼儿。”
赵黼敛了笑,淡淡看他。
赵世对上他的眼神——无法说出口的是,倒并不是皇帝果然良心发现,知道犯下错误欲弥补,而是因为非他不可。
从那夜深宫惊魂,赵黼被萧利天救走,以及后来的种种传言,可知赵世虽然看似稳坐龙椅不动声色,心中却也时刻惊涛骇浪。
他深怕,怕赵黼会被萧利天蛊惑,当真一怒之下接手了辽国皇位,然后挥师南下。
那是赵世设想的最坏的一种可能。
可知必然是血流千里,死伤无数。
正像是先前有段日子那些耸人听闻的流言一样:当初跟辽人交战,便每每落于下风,只是在赵庄跟赵世镇守云州之后,情形才开始好转,或许可以说,竟是他们“父子”的功劳。
然而如果最能抗辽的赵黼反而帮着辽人回头打舜,以赵黼的用兵如神,再加上对大舜兵力及作战的熟悉度,还有悍勇的辽人。试问该如何能阻,怎么去阻?
谁又能拦住那样怒火冲天的赵黼?
赵世每每想到这个问题,夜不能寐,须发皆白。
他后悔:后悔未曾干脆地杀掉赵黼,一不留神,便会成为亡舜之痛。
也后悔,后悔自己虽窥得真相,却仍是步步棋错,竟走到这般绝境的悬崖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