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也“众望所归”。国会里的议员们,响应外游行抗议的民众的号召,最后以百分八十的高比率反对票,驳回了杜威总统“核报复”的议案。
接下来的一个月,美国和欧亚联盟进行“互不使用核武器谈判”的垃圾时间。
双方扯皮了十余天后,于当月二十日在华盛顿签订协议,五个踏入核门槛的国家,互相承诺不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
核火焰被封印后,美国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老欧洲同样也抹着冷汗庆祝避免了一场核战争。虽然战争还在继续,但这时挪威人已跳出来秀存在感,提名给签订这份协议的五国领导颁发“诺贝尔和平奖”。十月份后,这个奖项居然还真落到了五国领导的头上。以至让李润石主席也意外地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除了签订互不使用核武器的条约外,美国还和英国达成了一份协定:英国放弃加拿大,加拿大独立和美国签订所谓的《北美共同防御协定》,这是美国人向英国人索要的“补偿”。被身后的财团和国内压力逼迫下的杜威总统宣称:这是保证美国绝对安全的需要。如果不签,美国不惜对加拿大发动全面战争,以保证美国的绝对安全。
在这事上,苏联人不想替英国人背书,德国人很想看到英美在加拿大交恶,表示会支持英国。但阿尔托利娅劝说英国上层选择了退让,避免了这场不可能打胜的战争。
核战危机结束了,但旧大陆和新大陆间的战争还在继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战争打到这个地步,虽然双方连原子弹都用上了,可是彼此间仍然没有正式宣战。
欧亚联盟把参予这场战争的行为,称为“积极防御”,而将参战部队称为志愿军。
而不想彻底撕破脸的美国人,对此也是假装不知。
第515章死亡之岛
挨了整整四发核弹的阿图拉岛,已变成一处生命难以存活的禁地。
七月四日那天,为了保证能够尽可能大地给美国海军造成伤害,欧亚联军投掷的四枚原子弹,都是“断子绝孙”,辐射污染极其严重的“钴弹”。
参予此飞轰炸行动的四发轰炸机,在返回返航后,专家通过检测战机,查出每架参战的飞机机身上都沾染了大量危险的辐射尘,于是所有参战的飞机,无论是图四还是ME264或者是护航的TA154,事后全部做了遗弃报废处理。除了少部分飞机留下来用于科研测试外,大部分都直接用船拉到外海,投海处理。
仅仅只是穿越辐射尘埃的飞机尚且要如此处理,正面吃下四发核弹阿图拉岛,其情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