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军队也是如此。这种情绪反馈到底层厌战的士兵身上,就变成执勤时玩忽职守,应付了事。
十一月份的时候,太阳落山得很早,升起却很迟,漫漫长夜,正是“过时”的战列舰出击的好时机。
八日深夜九点,海上刮起了大风,风高浪大,到十点时,天上更下起了大雨。雨水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快一点才靠停止。对于了望员汤姆来说,被迫在摇晃颠簸的了望台上执守是个痛苦的苦差事。
缅因号战列舰执行的是护航任务,他和另一艘蒙大拿级的姐妹舰俄亥俄号一起,联连二十四艘驱逐舰和四艘巡洋舰,四艘护航航母,外加二十四艘运输船组成运输船队,正在往基斯卡岛运送补给物资。
这支护航舰队规模并不大,护航航母也不多,主要原因是阿留申群岛独特的地理环境,密密麻麻的无数小岛组成的岛链,象踏脚石般地从东太平洋一直向西延伸到西太平洋,小岛间彼此的间隔往往只有几百公里。美国海军收复阿留申群岛已有三年,三年的苦心经营,几乎每座岛上都有一座甚至数座陆基机场。只要天亮,他的护航舰队随时都可以得到岛基机场飞机的保护。
而到基斯卡岛的这段航程,离他舰队最近的岛基机场,不过百余公里,而且那里还有支实力不弱的驱逐舰分舰队驻扎。这四年来美国船厂制造了近八百条的驱逐舰,可以奢侈地在到处安排接应舰队。而且他所走的航线,是阿留申群岛的内侧白令海海域。每天天黑前,各地岛链的岛基机场都会起飞远程侦察机进行拉网式地搜索,保证周边八百公里海域不会有敌军大舰队出没。
凌晨两点,缅因号驶出雨云带,此时已风停雨息,天色放晴,抬头望去,天上月斜斜地挂着一轮圆月,清冷地月光透过冰冷的海风落缅因号上,给十一月的白令海又增加了一分寒意。
1946年十一月八日,是中国农历的下月节,即使农历十月十五,正是明色明亮的好季节。
九日凌晨两点半,缅因号上突然警铃大作。
警铃来自于外围驱逐舰的雷达兵的报告,他们报称发现大批可疑的目标,正高速逼近舰队群。就象在缅因号上的了望台上的偷喝酒的了望员汤姆,外围执守的驱逐舰雷达兵,也晚也稍有些失职,他们直到偷袭者逼近到距其不足三十公里的距离时,才从雷达讯号上的异常发出警觉。
不过也不能全怪雷达兵们疏忽,逼近的刺客全是在距海面三十米的高度低空飞行。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良好的月色给了夜间低空飞行极好相助。而正在做贴海飞行的飞机,则是为了进行低空夜间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