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的责任。”
“德修、印修,还有日本的日修,说不定将来还会再诞生苏修和所谓的中修……马叔和恩叔若是泉下有知,真不知道他们会怎么会看待我们弄出来的这些怪胎。”
主席道:“龙生九子,其态各异。即使是资本主义制度,也有美式的,英式,法式,沙俄式、德式以及日本式的各类产物。各国的国情皆不相同,革命的过程也不同,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去分析,这是很正常的,唯一的问题仅在于,他们最后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地步。”
日本变色之后,另一个问题很快摆在了日本和中国之间,并且连苏联也被牵扯了进来。
那就是朝鲜问题。
背后控制日本的大和抚子知道,日本先天体量太小,在这个历史被严重粉碎的时代,日本在不能抱美国大腿的情况下,如果自个单干的话,几十年后,其国计民生是难以象原时空般,成长为GDP世界第二、第三的经济大国的。
后世的日本能成长成那样,离不开美国的相助,更离不开朝战、越战。当然,后来日本长肥后,美国人靠着广场协议等一系列手段,吸日本的血吸得十分快乐。知道未来的历史的大和抚子,既憎恨后世日本被美国人当猪养殖民占领的局面,又向往那时日本经济世界第二、第三的地位——虽然为了这种地位日本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毕竟日本那时还是发达国家。
在各国的舰灵中,其实大和抚子的压力是最大的。
对于喀秋莎,在这个历史,不管未来怎么变化,逃过了二战的苏联,未来的情况都不会比历史上更坏,说不定还有可能躲过将来解体的危机。
对于英国舰灵阿尔托利娅来说,英国在后世已经破落成那个惨样了。这个位面的历史再怎么变化,这个位面英国将来也不会比后世的那个英国更惨,所以她也“压力不大”。
德国、中国的情况皆很相似。
唯有日本,在和美国依旧敌对的情况下,要其发展到后世那样的水平,对大和抚子来说,真的压力很大。
她能想到的出路,唯有中日合作,共建大东亚共荣圈,嗯,是亚洲经济共同体。
但朝鲜问题,是中日双方都绕不过去的坎。
在1935年~1937年的新中国建国之战中,也有不少来自朝鲜的“革命志士”加入中共参予了那场建国之战。这些人在新中国建国后无时无刻地都在想着解放朝鲜。而对于新中国来说,反对日本殖民主义,这也是“政治正确”的事。
而日本的这种“红不红,白不白”的变色方式,同样也影响了苏联的亚洲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